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

第152章 米面之争食为天(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最新章节。

东汉崔寔在《四月民令》中说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不管在哪个朝代,吃喝永远都是头等大事。

那么,此时的人们吃些什么呢?

占汉朝人饮食结构比例最大的当然就属粟、黍、水稻、小麦、大豆等各类谷物了。

粟脱壳后就是粟米,也就是后世的小米,这也是北方人最常见的粮食作物,也有“百谷之王”的称呼。

粟地位的奠定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具有耐旱,对土壤要求不高等特性,所以先秦时期就已经在北方广泛种植。

到了两汉时期,已经培育出了不同的品种,其中品质最好的又被称为“梁”,是那些贵族与士人才能享用的美味,才能吃上“梁饭”与肉,也是高水平生活的象征。

而在先秦时期并列的黍,也就是大黄米,在汉朝时地位大幅下降,究其原因,粟和黍地位相当,但黍生长周期更短,也更加耐旱,很适合刚刚开垦出来的荒地。

就比如刘备发动流民在庐江与九江开垦出来的土地,第一期种的就多是黍与豆这种易种易收的作物。

不过这东西的地位下降是因为它的产量没有粟高,汉朝人种黍也多是用作酿酒原料的,大多数人喝得也都是这种黄米酿成的黄酒。

再说水稻,作为原产南方的作物,到汉朝时已经遍布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司马迁曾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日常一餐便是大米饭配上鱼羹,大米也成了这些地方不可动摇的主食。

在东汉之前的西汉时期,北方气候还没有变得干冷之前,水稻在北方地区也是被广泛种植的。

据【汉书·东方朔传】记载,初,建元三年,微始出行……旦明,入山下驰射鹿豕狐兔,手格熊罴,驰骛禾嫁稻岻之地。

这是说汉武帝继位不久,和随从出行打猎,到了城郊就能看到有稻田。

也能侧面论证出在西汉中前期以前,关东地区等地方就开始种植水稻了。

等到之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种植就已经越来越广泛了。

【后汉书】中的一些记载也能佐证此事,“汝南太守邓晨兴鸿郤陂数千亩田,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

“南阳太守杜诗,又修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不过总体来说,大米在北方还是属于比较高级的精粮,有地位有钱的人才能吃到,还没有进入到千家万户之中。

在东汉遭逢小冰期,天灾频发,北方气候变得干旱与寒冷以后,菽,也就是大豆、小豆、豌豆等豆类作物开始取代水稻,上了北方汉人的餐桌,成为主食之一。

普通百姓的饮食被描述为豆饭藿羹,也就是大豆煮粟米,再配上豆叶做的菜羹。在灾年之时,有时候朝廷还会允许百姓用粟与豆混着缴纳赋税。

汉朝粮食作物变化最大的就是小麦了,在两汉以前的时期,不论南北,小麦这种作物都是可有可无的。

而到了汉朝,小麦这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进入了主要粮食序列。

这背后的原因也不复杂,首先冬小麦秋种夏收,正好可以与粟等作物轮流播种,补充粮食缺口。

其次小麦对水的需求量也比较大,汉朝正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高峰期,水利兴修是纳入官员考核体系里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也为小麦的扩张提供了必要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