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尘之隐仙》最新章节。
萧遥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呢,就听见了杰西卡那热情洋溢的打招呼声音:“嗨,瑟琳娜,露易丝,还有可爱无比的 faye,你们好呀!”紧接着,就是对萧遥的一阵抱怨声传了过来,“萧,下次再有这样的事,你可千万别来找我了,这也太难受了。”
萧遥当然清楚她说的是什么事情啦,熬中药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尤其是药浴需要用到的药量特别大,而且这幅药在熬制的过程中会散发出一股特别奇怪的味道,简直让人难以忍受。更麻烦的是,还需要有人一刻不停地在旁边搅动,一般人还真的很难坚持很长时间。
“呵呵,辛苦你啦!不过你也别把我和瑟琳娜她们区别对待呀?我这可是给你一次难得的中医实践机会呢,你应该好好感谢我才是。”萧遥也没办法,只能报以呵呵一笑,不痛不痒地说了几句。
随后,萧遥收起笑容,一脸正色地补充道,“接下来可就全看你们的了,我只能在旁边指导你们操作步骤,没办法给你们实际的帮助啦,祝你们一切顺利,好运连连!”
萧遥接着依次和农场的几个医生和护士认真交代了需要注意的事项。不一会儿,就看到几个人戴着口罩,一桶一桶乌黑的汤药被缓缓倒进一个大浴缸里。
“萧,不会出什么事吧?”坐在客厅一起观看着视频的露易丝有些担忧地问道。
“什么?”萧遥一开始没反应过来,疑惑地侧过头看了露易丝一眼。然后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你是担心会有突发情况吧,没关系的,她们现在所做的只是先稳定病情,后续的治疗还得等到我们返回蒙大拿之后再继续进行。”
瑟琳娜则安静地坐在一旁,怀里紧紧抱着安若,目不转睛地默默看着,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在现代医疗领域,还没有药物能够成功治疗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案例,她心里不禁暗暗想着,也许急性白血病不能被治愈的神话,真的会被坐在自己旁边的这个神秘男人改写呢。
“爸爸,为什么要把小姐姐泡到黑乎乎的药里边呀?”无聊的安若充分展现了她好奇宝宝的超强能力,睁着大眼睛,一脸天真地问道。
“杰西卡阿姨他们在给戴娜姐姐做药浴呢。”萧遥微笑着耐心解释道。
“那什么又是药浴呢?”安若可不会轻易放过这个问题,继续不耻下问。
萧遥一时有些犯难了,不知道该怎么给安若解释清楚。其实呀,药浴的历史那可真是源远流长,古老得让人惊叹。
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专门治疗婴儿癫痫的药浴方。《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里也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
毫不夸张地说,药浴的历史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奠基于秦代,在汉唐时期蓬勃发展,宋明时期不断充实,到了清代更是达到了鼎盛阶段。
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临床医学发展得那叫一个迅速,药浴也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各科,为无数患者减轻了病痛。
宋、金、元、明时期,药浴的方药如同繁星般不断增多,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药浴已然成为一种非常常用的治疗方法。
元代周达观在《真蜡风土记》中记载“国人寻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频频洗头便自痊可。”由此可见,当时药浴已经成为医生和百姓都非常信赖的一种治病方法,深受大家的喜爱。
到了清朝,药浴更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鼎盛阶段。清代名医辈出,各种中医药名着相继问世。随着《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医药外治专着的出现,中药药浴疗法已经进入到一个非常成熟和完善的阶段,在医学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萧遥正是巧妙地运用药浴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从而发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的神奇功效,来尝试治疗恶性白血病。
不过上面这些复杂又深奥的知识,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难理解了。要是再突然给她解释什么又是白血病,爸爸该怎么治白血病呢?到时候一连串的问题下来,还不得把自己问得傻眼才怪!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还真是让人头疼啊。
白血病又被称为血癌,中医认为它是由于正气内虚、温热毒邪乘虚而入所引起的。其基本病机是热毒、血瘀、痰浊相互纠结,对人体的血液造成严重伤害。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贫血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中医里并没有“白血病”这一确切的病名,根据白血病的证候特征,有关白血病的证候、治法、调护等内容,都分散在中医学的“虚劳”“血证”“温病”“症积”“恶核”等病证之中。早在《内经》里就有关于白血病证候的记载,《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提到:“精气夺则虚。”
《诸病源候论·温病衄候》里说:“由五脏热结所为,心主血,肺主气,而开窍于鼻,邪热伤于心,故衄,衄者,血从鼻出也。”又在“恶核候”中记载:“恶核者,是风热毒气,与血气相搏结成核生颈边,又遇风寒所折,遂不消不溃,名为恶核也。
”《普济方·虚劳门》里也有相关描述:“夫急劳之病,其证与热相似而得之差暴也,盖血气俱盛,积热内干心肺,脏腑壅滞,热毒不除而致之。缘禀受不足,忧思气细,营卫俱虚,心肺壅热,金火相刑,脏气传克,或应外邪,故烦躁体热、颊赤、心忪、头痛、盗汗、咳嗽、咽干、骨节酸痛、萎黄羸瘦,久则肌肤消烁,咯涎唾血者,皆是其候也。”
《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症目》中还提到:“肠胃之外,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
“这些东西要给小家伙解释清楚,还真是一件麻烦透顶的事情啊!”萧遥不禁在心里如此感叹道,可又不能不解释,毕竟孩子的好奇心需要好好呵护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