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

第四十三章 来自京城的压力(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政和六年三月二十五,暮春时节,本应是万物蓬勃、暖意盎然之际,然而枢密院却全然被一股肃杀寒意所笼罩。

陈太初身着皂靴,沉稳地踏过那一块块平整的青砖墁地。

回廊两侧,侍卫们身披甲胄,那冰冷的金属光泽,仿佛是这肃杀氛围的具象体现,令人不寒而栗。

童贯的签押房深藏在这重重院落的最深处,门楣之上,“宣抚司”的金漆牌匾在渐浓的暮色里显得格外刺眼,好似一只警惕的巨兽之眼。

“陈中舍好大的架子。”童贯正手持铜剪,专注地修整着烛芯。

他身着紫袍玉带,整个人在烛光的映照下,散发出一种华贵威严的气息,只是那话语中,却透着浓浓的不满与质问,“十万斤白糖,这可是官家御批的国策,你说断就断?”

说着,他猛地将手中的琉璃盏重重一顿,盏中的茶汤飞溅而出,瞬间就将金国使臣的密函浸湿。

陈太初身姿笔挺,垂手而立,目光微微落在童贯腰间那柄御赐金错刀上,语气沉稳却又暗藏锋芒:“相公可知,金人索要白糖时,特意提及要装在磁州窑青釉瓮里?”

他敏锐地察觉到童贯修剪烛芯的手指微微一顿,接着说道,“磁州距燕云十六州不过三百里。”

“你是说……”童贯神色大变,猛地转身,腰间的玉圭不小心撞在身后的檀木屏风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仿佛是这场紧张对话的沉重注脚。

“金人早知我朝收复失地心切。”陈太初上前半步,烛火的光影在他清俊的面容上跳跃闪烁,映出他眼中的坚定与忧虑,“今日他们索要白糖,明日恐怕就要觊觎磁州。若是将白糖大量储存在北方之地,来日金骑南下之时……”

话还未说完,窗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原来是一群乌鸦被惊起,扑棱棱地掠过枢密院那高耸的鸱吻,给这紧张的气氛又添了几分不祥。

童贯的手指关节下意识地叩击着舆图上燕云十六州的方位,脸上的神情阴晴不定。

忽然,他像是被什么激怒一般,猛地抓起案头的青瓷笔洗。

陈太初认得,这是官家赏赐的汝窑贡品,去年童贯生辰时,可是特意从内库请出来的,珍贵无比。

“砰”的一声脆响,笔洗在陈太初脚边瞬间碎成齑粉。

那冰裂纹的瓷片四处飞溅,其中一片在他绯色官袍的下摆划开一道细长的裂口,恰似一道伤口,刺痛着这紧绷的氛围。

“好个自作主张!”童贯愤怒的咆哮声,惊动了门外当值的小黄门。

他们吓得一哆嗦,却又不敢擅自闯入。

童贯余怒未消,继续吼道,“蔡元长昨日还在政事堂夸你少年老成,原来……”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廊下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环佩叮咚之声。

众人望去,只见蔡京的贴身侍女正捧着红漆食盒,莲步轻移,盈盈下拜:“陈中舍安好,我家相公新得了建州小龙团,特命奴婢来请。”

陈太初跟着侍女穿过三重月门,一路上,他敏锐地嗅到空气中飘浮着那股熟悉的龙涎香。

蔡京的签押房与童贯的风格截然不同,四面墙上挂着米芾的烟雨图,每一幅都仿佛氤氲着江南的水汽与诗意。

博古架上摆满了古琴、青铜爵等珍贵器物,那鎏金狻猊香炉中,正吞吐着袅袅氤氲,如梦似幻。

“听闻陈中舍在开德府试制雷糖?”蔡京坐在案前,正用银匙轻轻搅动着茶汤。

他虽已七十六岁高龄,可嗓音却像浸了蜜的陈皮,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醇厚与温和,只是这话语中的意味,却让人捉摸不透,“前日工部奏报,说黄河故道挖出块刻着‘火德当兴’的陨铁……”

陈太初听闻此言,后背瞬间渗出冷汗。

他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半月前在开德府郊外试验火药配比时,那个总在驿站附近徘徊的卖炭翁。

此刻,窗外暮色渐浓,蔡京案头那方洮河绿石砚倒映着跳动的烛光,恍若一泓幽潭,深不可测。

“不过是些烟花把戏。”陈太初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轻松,他低头抿了口茶,武夷岩茶那独特的岩骨花香在舌尖蔓延开来,试图借此平复自己紧张的情绪,“岂敢与相公提举应奉局造的万岁山奇石相比?”

蔡京忽然笑起来,露出他保养得当的牙齿,那笑容里似乎藏着无尽深意:“童道夫方才摔了官家赐的笔洗吧?”他枯瘦的手指轻轻抚过案上《元佑党籍碑》的拓本,像是在抚摸一段沉重的历史,“年轻人要记住,这汴京城里……”他说着,拈起一块白糖做的龙凤团糕,任由那糖霜簌簌地落在碑文上,仿佛在诉说着某种隐喻,“甜的东西,最易招来蚁虫。”

戌时的更鼓悠悠响起,那沉闷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此时,陈太初独自站在枢密院门前的石狮子旁。

宫灯昏黄的光线,将他的影子拉得细长,宛如一柄横陈在地的青铜剑,透着一股孤独与坚毅。

夜风轻轻拂来,送来蔡京签押房里隐隐约约的琴声,仔细一听,弹的竟是那曲慷慨激昂却又透着几分悲凉的《广陵散》。

陈太初的皂靴刚踏出枢密院西角门,还未来得及舒展一下因紧张对峙而略显僵硬的身躯,就见蔡京身边的小黄门提着琉璃灯,一路小跑着追了上来。

那宦官颈间佩戴的金螭璎珞圈随着他的动作叮当作响,在暮色的笼罩下闪烁着细碎的寒光,仿佛是某种神秘信号的隐晦传达。

“陈中舍留步,官家传召。”小黄门的声音尖细而急促,在这静谧的傍晚显得格外突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