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

第296章 文化传承(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庙》最新章节。

返回虞国的航程中,朱昭熙始终望着舱外的海面。玄中城的讨论虽然暂时已经平息,但是那些关于联邦未来的争执,依然需要解决,而这些可能使大明联邦分崩离析的事情,在朱昭熙看来,最终落回到文化根基的命题上。

她也清楚,联邦各国的制度可不像刚刚成立的时候那样相差不大,而是逐渐变得风格迥异,工业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地理环境更是千差万别,能将这些碎片维系在一起的,或许只有潜藏在血脉里的文化认同。

朱昭熙的记忆,始终与大明帝国紧密相连。两三岁时,朱棣常将她抱在膝头,指着舆图讲解七下西洋的航线,用布满老茧的手指在《武经总要》上划出攻防要点。

那时候刚穿越过来不久的她尚且不明白“治国”二字的分量,只是觉得应该挥斥方遒,只记得老人低沉的声音反复强调:“疆域会变,规矩会变,但人心始终是那个人心。”

朱高炽继位后,她的课业转向文治。御书房的烛火常亮至深夜,皇帝批改奏折时,总会让她在一旁旁听。遇到赈灾、刑狱的卷宗,便逐字逐句讲解其中的权衡:“苛政猛于虎,但一味宽纵也会养懒。

你看这奏折里写的,山东流民需安抚,可国库粮草有限,要怎么分,才能让更多人活下去?”那些批注过的奏折,字里行间都是“仁心”二字的具象,不是空谈慈悲,而是在资源约束下寻找最优解。

北方改革的那几年,更让她体会到大明的复杂。废除匠籍时,既需对抗官僚集团的阻挠,也要考虑数十万工匠的生计;推广新式农具时,既要应对老农传统的规矩不可动摇的抵触,也要解决生铁供应不足的难题。

朱高炽从未直接干预,只在她受挫时送来一句批语:“变法如治水,堵不如疏。”国库调拨的粮草、铁器、银两,更是无声的支持。

就藩东虞国时,她带走的不仅是物资,还有一整套治国理念的雏形。那些年里,来自京城的书信从未间断。

有时是朱高炽抄录的《农桑辑要》新注,有时是关于南洋贸易的奏报摘要,甚至有张氏和胡善详亲手缝制的衣物。这些细碎的关怀,让她在陌生的土地上,始终能感受到大明的温度。

朱昭熙不喜欢封建皇权的桎梏,却无法否认朱家给予的支撑。这种矛盾的情感,在联邦讨论期间愈发清晰。

当各国代表为“君权与民权”争得面红耳赤时,她总会想起朱棣的强硬与朱高炽的温和,两种风格看似对立,内核却都是“如何让国家存续”。联邦如今的困境,或许正源于此:制度可以多元,但支撑制度的文化根基不能断裂。

回到坤泽城的次日,朱昭熙便一头扎进了虞国国家图书馆。这里收藏着从大明带来的典籍,从传统的四书五经到科技方面的《梦溪笔谈》再到《永乐大典》副本,甚至有武洲的那些书籍。她需要从这些文字里,找到中华文化与现代制度的结合点。

翻开《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批注旁,有她少年时写下的疑问:“若施政者与民众需求相悖,该如何?”

如今再看,答案似乎藏在“和而不同”四个字里。儒家讲“礼”,社会主义讲“平等”,资本主义讲“自由”,看似冲突,却都追求“秩序”只是实现路径不同。

就像虞国的工厂,既保留“工人参与管理”的社会主义实践,也借鉴“绩效奖惩”的资本主义手段,核心是让生产有序运转。

《道德经》的“道法自然”让她想到联邦的多样性。南洋诸国善航海,南煦洲擅采矿,武洲重农耕,强行推行统一模式只会适得其反。

正如老子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文化传承不是强求一致,而是让各国在自己的土壤里生长,同时根系相连。虞国的纺织厂用蒸汽动力,越国的作坊保留水力动力,只要都遵循“质量标准”,便无需用单一标尺评判优劣。

《梦溪笔谈》的“巧夺天工”则指向技术与文化的融合。沈括在书中强调“贵五谷而贱金玉”,与虞国“实业兴国”的理念不谋而合。

技术可以跨越制度,但技术的应用需要文化支撑:越国商人重视契约精神,适合发展私营经济;虞国强调集体协作,更适配国营模式。关键是让“工匠精神”“务实理念”这些共通的文化因子,渗透到不同的技术体系中。

连续多日,朱昭熙都在典籍与现行政策间比对。她发现,联邦各国的亚文化,其实都带着大明的烙印:明国的科举虽增设算学,仍是“学而优则仕”的延续;越国的议会辩论,本质上是“廷议”的现代变形。

洪州的选举制,也暗合“选贤与能”的古训。这些差异,不过是中华文化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形态。

难题在于如何让这些形态“和而不同”。儒家的“君臣父子”与社会主义的“人人平等”看似对立,但剥离具体表述,前者追求“秩序”,后者追求“公平”,可以在“社会稳定”的框架下共存。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资本主义的“市场自由”,都强调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只是干预程度不同。关键是找到“最大公约数”——那些无论制度如何变化,都能被普遍接受的价值内核。

朱昭熙在笔记本上列出核心共识:

以“民为邦本”统合不同治理理念,无论君主制还是共和制,都需以民众福祉为根本目标;

用“和而不同”包容制度差异,联邦不强制统一模式,但需共同遵守“不迫害平民”“不垄断资源”的底线;

借“务实精神”推动技术协作,各国的工业标准、教育体系可自主制定,但需接受联邦层面的“效能评估”;

靠“历史认同”强化纽带,通过编撰《中华通史》,将各国历史纳入“大明传承”的脉络,而非割裂叙事。

这些构想,需要转化为具体的文化政策。朱昭熙首先想到的是教材改革。虞国的义务教育课本,需在“科学基础”之外,增加“中华文化通识”模块。

从《论语》选段到《天工开物》案例,用现代语言解读,避免教条化。同时,推动联邦各国联合编写《文化共识读本》,选取各国都认可的历史事件、思想片段,作为跨国学徒交流的基础教材。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深情失控,他服软低哄别离婚
深情失控,他服软低哄别离婚
关于深情失控,他服软低哄别离婚:结婚三年,许言做最多的事情,就是帮周京延处理他的风流后事。直到又一次帮他处理完绯闻,直到听见他和外人一起嘲笑他们的婚姻。许言不想坚持了。拟好离婚协议递过去,周京延却凉薄地说:“许言,周家只有丧偶,没有离婚。于是,一次意外,她让他亲眼看着自己被烧成灰烬,从此消失在他眼前。*两年后,因工作回到A市,她轻轻回握他的手,自我介绍:“我姓叶,港城叶家,叶时言。看着和亡妻一模
林深深
皇室百年得龙凤胎,王妃被团宠了
皇室百年得龙凤胎,王妃被团宠了
关于皇室百年得龙凤胎,王妃被团宠了:她是鬼面毒医,一朝穿成将军府不受宠的真千金,皇家宴会,她被算计跟战神王爷捉奸在床,皇帝下旨赐婚。新婚夜她强势染指王爷,被发现不是清白之身,更被曝出有私生女。全京城都在等着看她笑话,结果南娇生下百年难遇的龙凤胎,皇室放话往死里宠!白莲花酸溜溜,她是草包,晋王迟早休妻。南娇摇身一变成了医毒双绝的医圣,狠狠打了渣渣们的脸。某王爷宠溺地将人抱在怀里:“本王只做娘子的裙
七夜白
吾为天女,以天命证道!
吾为天女,以天命证道!
(男主皆男配,女主后期比男主们强,修仙私设较多,伏笔多反转多)她是不能修炼,空有美貌的炉鼎之身。一朝全家被灭,天才哥哥惨遭夭折,自己流落魔渊垂死挣扎。自称穿书的女子居高临下的看着她,语气嘲讽。“你哥哥想打破仙门垄断,拯救万民?真是做梦。这个世界,当由我这个异界之人来更改。而有些人,就是生来低贱。她自魔渊归来,以力破万法,以杀证道,杀上仙门。哥哥清冷内敛,惊才绝艳,绝不该无声陨落惨死。不止哥哥,还
风晚兮
穿成六零大小姐,搬空家产去西北
穿成六零大小姐,搬空家产去西北
苏念被勾错魂,一记高空坠物将她砸进地府。作为补偿,地府让她自己挑了一次穿越机会。宣传页做得挺好:资本家大小姐、家财万贯、还有个前途无量的未婚夫。还附赠空间、灵泉和地府工作人员的一对一服务。事实证明:广告不可信,有多大诱惑就有多大坑!渣爹、毒奶、绿茶继母、暴力继兄、恶毒继妹……这哪是大小姐?分明是苦菜花标配。继妹想柿子专挑软得捏?姐是高压水枪,专泚你个白眼狼。继母想给她拉郎配,给自家闺女让位?表哥
布布猫
多面太子和他的谢大人
多面太子和他的谢大人
从小被权臣收养,后来成了真个皇城四卫和刑法司提其就闻风丧胆的谢大人。众人皆知纪栩扶持太子,一路上护着太子,甚至为太子培养了一把利器——谢雨眠。太子殿下惯会驭人之术,却对待谢大人总是百般放纵。“谢雨眠,我该拿你如何是好呢。谢雨眠熟知太子殿下...
长腿小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