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最新章节。
高欢揉了揉太阳穴,案几上的竹简堆积如山,每一卷都记载着河北各地汉人与鲜卑人冲突的惨烈情形。他叹了口气,将手中的笔重重搁在笔山上,墨汁溅落在雪白的绢布上,如同他此刻烦乱的心绪。
"丞相,又有一处村落发生了械斗。"孙腾匆匆走入内堂,额头上还挂着汗珠,"三十七名汉人佃农与鲜卑牧人因争水而大打出手,死了十一人。"
高欢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这已经是本月第五起了。河北之地,汉胡杂居数百年,为何偏偏在我主政时矛盾如此激烈?"
孙腾欲言又止,最终低声道:"鲜卑贵族强占汉人田地,汉人豪强又压榨鲜卑牧民...积怨已久啊。"
高欢正欲开口,忽听门外侍卫高声禀报:"报——汉国使者盛子京、来和求见!"
"刘璟的人?"高欢眼中精光一闪,方才的疲惫一扫而空,"这个时候派使者来,所为何事?"
孙腾捋了捋胡须:"恐怕与贺拔岳有关。我军拿下山东四州后,贺拔岳带着六千残部投奔了汉国。"
高欢冷笑一声:"传他们进来。"他整了整衣冠,端坐于大堂主位之上,面容恢复了往日的威严。
不多时,两名使者步入大堂。为首的是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身着青色官服,面容俊朗却带着几分傲气;跟在他身后的竟是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身着素色长衫,眉目如画,举手投足间竟有种超脱年龄的沉稳。
"汉国使者盛子京、来和,拜见丞相。"二人恭敬行礼。
高欢目光在少年身上停留片刻,才道:"免礼。不知汉王派二位前来,有何贵干?"
盛子京上前一步,朗声道:"汉王殿下久未与丞相相见,甚是想念,特命下官前来问候。再者,恭贺丞相大破柔然,拿下山东四州,威震中原。"
高欢哈哈大笑,声如洪钟:"我那贤弟有心了!来人,赐座!"
待二人落座,侍立一旁的孙腾忽然开口:"二位使者远道而来,恐怕不只是为了道贺这么简单吧?"
盛子京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掩饰过去:"孙军师明鉴。汉王确实另有书信一封,命下官转呈丞相。"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封绢书,双手奉上。
侍从接过书信,呈给高欢。高欢展开细读,眉头渐渐皱起。信中刘璟先是追忆二人当年同在尔朱荣麾下效力的往事,言辞恳切;随后话锋一转,提到贺拔岳率六千部众投奔汉国之事,请求高欢念在旧情,将这些将士的家眷送还,愿以一万匹战马相换。
"呵..."高欢心中冷笑。他刚刚大破柔然,缴获战马数十万匹,岂会在意这一万之数?不过这些家眷对他而言确实无用,只是刘璟开出的价码未免太小瞧人了。
高欢合上书信,脸上却堆满笑容:"贤弟也太小气了。区区一万匹战马就想换走六千将士的家眷?这些可都是能生养的妇人,能耕田的壮丁啊!"
盛子京脸色微变,正欲争辩,却被身旁的少年轻轻拉住衣袖。只见来和从容起身,向高欢深施一礼:"丞相容禀。"
高欢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不卑不亢的少年:"哦?小先生有何高见?"
来和微微一笑:"下官来和,虽年幼蒙昧,却忝居汉国太史令一职,专司相术占卜。临行前,汉王特意嘱咐,若丞相不嫌,可为您一观面相。"
高欢眼中精光暴闪。他早听闻汉国有个少年相师来和,预言无不灵验,没想到竟是眼前这个孩子。一时间,谈判之事被他抛到九霄云外。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来先生!"高欢身体前倾,语气热切,"先生若能为我相面,本相感激不尽!"
来和却面露难色:"丞相恕罪。替人观相有损寿数,尤其是丞相这般天命所归之人,更是折寿十年不止。下官年幼体弱,恐怕..."
高欢急道:"先生何必推辞?若有所求,但说无妨!"
来和摇头:"臣此行是为楚军家眷之事而来,如今公事未成,却办私事,难免有因私费公之嫌。汉王若知,必责臣不忠。"
高欢心中暗骂这小狐狸狡猾,却又不敢强逼——万一惹恼了他,胡乱说些不吉之言,岂不晦气?他沉吟片刻,忽然笑道:"这样吧,若玄德贤弟愿将汾州归还,我立刻送还贺拔岳及六千将士的家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