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最新章节。
惠民布庄里,"东家,今天只开了一家,存货只撑了不到一个时辰!"马三郎满头大汗地挤进茶楼。
窗外突然传来争吵声,原来永丰布庄的管事正带人围住我们送货的牛车:"诸位看看,这布匹定是妖法所制!"
刚从楼上跑下来的马三郎冷笑一声,从袖中抖出将作监的验货铁牌。
正向这里走过来的巡街衙役听到这话,直接从我们旁边目不斜视的走过,把永丰布庄的管事急的差点跳起来。
我按住马三郎肩膀低语:"明日开始三家全开,但是分批放货,每家每日限量三百匹。"这招"饥饿营销"既能维持热度,又能避免市场崩盘。
三家布庄共售出九百匹,相当于传统作坊一个月的产量。而且这个价格,我就不信哪个傻子还去周氏买布。
紫宸殿偏厅里,赵匡胤正用笔在绢帛上画着奇怪的符号。
"苏兄看这'旱魃图'。"他指着那些现代气象学标记,"你们司天监预报开春后黄淮流域的干旱..."
话音未落,突然抓起茶盏砸向屏风后——竟是个偷听的小黄门。
我们转入密室,在沙盘上插起二十面小旗。
每面旗代表一座规划中的风车,沿汴渠呈之字形分布。"引襄江水入汴渠,再通过龙骨水车梯级提灌。"
我的笔尖在沙盘上划出蓝色虚线,赵匡胤突然抓住我手腕:"苏兄,这要动用多少民夫?"
"钱从三个钱眼里来。"我蘸着茶水在案上画出三角符号,"其一,西山煤矿的蜂窝煤目前利润三万贯;其二,将作监改良的铸铁暖炉,今冬预售六千具;其三就是这布庄——等二十座水车全开,每日利润不下五百贯。"
赵匡胤的眉毛突然一跳:"这不成了与民争利?"
"恰是养民之利。"我抽出他腰间算袋里的铜钱排成圆环,"现在肯定是先攒钱,到时候以工代赈,它的精妙就在于此——雇民夫修水利,他们拿工钱买低价布粮等,商贾缴税银充实国库。就像这钱环..."
说着轻弹最末一枚铜钱,首尾相衔的链条顿时叮当作响。
"具体分三步:先拨十万贯作'水利官钞',工匠凭此券可在官营商铺折价购物;待工程过半,允许商号用三成现钱兑付官钞;最后以增收商税回笼资金。如此转上一圈,朝廷实际支出不足三成,却得百年水利。"
皇帝突然揪住我衣领:"苏兄你快别说了,我有点听不懂,但是感觉应该行,你说你这脑袋怎么长的?"
回到水车工坊时,喻皓正带人组装新型风车模型。
这种八面体框架结构借鉴了后世荷兰风车设计,但叶片改用竹篾编织——张小乙发现浸过桐油的竹篾能承受更强风压。
"监正大人请看!"少年工匠兴奋地展示着齿轮箱里的青铜棘轮,这装置能让风车在逆风时自动闭锁。
我摸出手机计算风速与提水量比值,侍卫递过来马三郎的密码信:冯氏的永丰布庄正在溢价从百姓手里收购我们的纱布。
我一点都不担心,用世家大族的银子来让百姓获利,只要我们的布匹够,总有他们哭的时候。
司天监的铜壶滴漏指向亥初,我正用自制的六分仪校对星图。
突然有温热的酒气喷在耳畔:"苏兄好雅兴。"
赵匡胤不知何时溜了进来,手里晃着半块虎符:"明日调三百禁军给你运木料。"他忽然压低声音:"冯家派人接触马三郎了..."
襄河边,第一座试验风车的剪影正在月光下缓缓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