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

第394章 决定招安(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王直》最新章节。

决定招安,可不一件小事。这直接关系到解放军的战略走向,甚至是存亡大计。“东进图强”无疑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有利抉择。但是王直现在却变了主意,西去大明,接受招安。不仅个人的命运,变得凶险难测,而且连带使得解放军队伍同样前途未卜。

但王直觉得有必要这么做,不单是为了“改革开放”,也是为了解放军“东进美洲”之后,可以从大明调送人口,去搞殖民开发。王直是傻瓜,因此他不太擅于变通。而不是像某些人,习惯于口头上义正言辞地表态,而实际作为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既然王直重新下了决心,那么很快整支解放军主力都因这巨大战略调整,而牵动起来。战士们是否跟随前往大明,全凭个人意愿。不想去的,可以先留下。

王直这么做,其实是在预备后手,毕竟“改革开放”只是先期目标。日本,解放军还是要来的;美洲,解放军也还是要去的。解放军东进的意图并未改变,仅仅是推后而已。不想现在过去大明的战士们,未来就可以是东进的骨干力量。

在王直的眼中,这些人反倒更忠诚。相比之下,吵着嚷着,要回大明,接受招安的王滶及其同伙,在王直看来,是革命的败类,属于最不忠诚的份子。正好,趁着招安,把他们都弄到大明去,省得最终影响革命大计。

其实王直也非常清楚一点。那就是去了大明之后,自己有可能再也来不了日本。因为这趟招安之旅,异常凶险,很可能自身不保。若是丰臣秀吉此前,没有大举攻明。情况应该可以好上许多。就如今解放军与大明双方之间这种敌对局面,前往应召,后果极可能不堪设想。

但为了“改革开放”大计,更为了后续的“东进图强”,王直只能舍身犯险了。

若是随便换一个聪明人,站在王直的立场上,肯定不愿再去大明。但王直是傻瓜呀,而且是真正爱国的那种傻瓜。

驻守东京附近的解放军主力预备一分为二,一部分留下候命;另一部分南下长崎,经由那里,转去大明。解放军难得控制了日本,革命果实不能轻易舍弃。因形势需要,只能先做此调整。

但在去往大明应召之前,王直还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便是回去尾张,同那边的亲人、兄弟都道个别。因为也许便是永诀。

既然义父王直已经答应招安,王滶倒也不再为难,重新给了自由。王直单独召见了河尻秀隆,向他交代后事。

河尻秀隆甫一见王直,就跪地不起,痛哭认罪。说着:“都是我屡犯糊涂,加之保护不周,才让主上受了如此委屈。”

王直连忙上前将之扶起,劝道:“你不必自责,算起来,我身边的人属你最忠心。”是啊,似乎已经有太多的人,纷纷背叛了王直。早先织田家的亲人和臣下们姑且不算,如今大哥、三弟、义子、洋人和盟友也都如此。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明末黑太子
明末黑太子
崇祯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奸相主政,党争不断,勋贵贪腐,藩王暴敛,国库告罄,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边塞危急,风卷狼烟,强虏铁蹄,频频叩关,朝廷兢惧,社稷将倾,最后一个汉家王朝行将覆灭……
牛笔老道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关于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夺舍带土后的林枫,而一般的人面对宇智波斑应该束手无策,而林枫却把宇智波斑吓死了,接下来还要应对着心怀不轨的黑绝,但幸好……
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