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皇竖子,拥兵百万!

第165章 陈云目的,为老百姓办实事(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无敌皇竖子,拥兵百万!》最新章节。

大皇子露出笑容,道:“好!”

“六皇弟此举,不愧是宗室藩王表率。”

“有六皇弟开了这个好兆头,今年朝廷收赋税能顺利的多。”

最牛逼的南凉王都规矩麻利交了赋税,压力一下子来到了各省、各藩王身上。

大周当前依赖的赋税重地还是江南,江南一年给朝廷带来的赋税便是几千万两白银。

毕竟江南富庶,有平原,良田无数,还有盐商。

旋即,王甫退下。

最后一位宰相,晏殊开口:

“前线战事吃紧,需用毒计,在江河里下毒,如此,可令匈奴百万大军损失惨重,我方损失降低。”

不愧是毒相,这恢复宰相之位第一句话,就是给匈奴下毒。

此言一出,当即就引起了不少朝臣的激烈反对。

“不可,若是给江河下毒,不仅会荼毒附近百姓,更是会害边防将士!”

“此等毒计,有伤天和!”

陈云闭眼养神,倒是不插手这件事。

缴纳赋税钱粮,乃是身为大周藩王应当做的事情,但是若在战事上出言帮助他们,那就是给自己掘墓了。

最后,大皇子咬牙开口道:“允!”

李骥在边关陷入苦战,请晏殊出山,就是为了解决这件事。

主要的大事都汇报完了。

陈云睁眼,开口道:“臣有本奏。”

“嗯?”大皇子有些惊讶。

各路朝臣也是惊讶地看着陈云这位藩王,他还能奏什么?

陈云道:“昨天便是写了奏章,送入皇城。”

大皇子看向自己的心腹太监,在一众奏章里,翻找到了陈云的奏章,大皇子看了后,眉头微皱起来:

“改五城兵马司的制度倒是没什么,但是这收缴物业费,按人头来算……”

他拿捏不定,将奏章拿给一众朝臣传阅。

而后当即遭到了一众朝臣的反对。

“南凉王,你这是巧名利己!搜刮民脂民膏!亏你还是藩王,竟想的出这般策论!”

“狗屁不通!”

这就是陈云在朝廷上没有根基的坏处,不管说点什么,没有份量,没有人帮衬他。

是,陈云你这个南凉王会打仗是不假,但是你这负责民生,就不懂了。

主要京城权贵太多了,大家都养了下人,比如这效仿、打扫卫生这些事,自家的下人就能办好这件事。

陈云此举当然会遭到众人排挤。

大皇子皱眉看着陈云,道:“六皇弟,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陈云淡淡道:“京城人口三百万之巨,但是每年走水的事件仍然不少,且五城兵马司五万兵马,拥有战力的人不足三千。”

“就凭这点人手,要想清剿周遭贼寇是远远不够的。”

“况且,各自门前扫雪,但是京城各处仍然满是垃圾、污秽。”

“若每个月取得这笔钱,便能有几大用处,一个是训练五城兵马司的人手,第二,修缮公共设施,而不用朝廷出钱,第三,底层办事的人也能多一份口粮。

本王看了五城兵马司的报告,最近半年来,盗窃、抢劫、诱拐的事比往年上涨了五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