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最新章节。
非他急切,而是深知拖延只会徒增变故。
加之此非他本意,万一遗漏关键,后果不堪设想。
见朱标坚持,朱元璋虽感无奈,仍接过奏章,细细阅读。
初时,朱元璋以为不过是例行公事,脸上微露不耐。
然而,随着阅读深入,表情渐变。
他抬头问朱标:“此计乃你所想?”
面对朱元璋的审视,朱标未言先败。
他答道:“父皇洞察秋毫,此乃儿臣综合众人意见,审慎考量所得。”
“众人”二字,已证实朱元璋的猜想。
阅读时,他便有所察觉,这可能是叶轩所为。
毕竟,锦衣卫早已密报,太子宴请叶轩。
宴毕不久,朱标便携奏章入宫。
且大明官员,他亦不信能想出军事联盟之策。
在当前官员的思考模式下,与外国结盟无异于步赵宋后尘,甚至可能招致更多纷扰。
即便有人内心认为持续征战潜藏危机,结盟或许能带来好处,他们也难以周全考虑所有细节。
尤为关键的是,朱标并非贪图功名之人,没有理由隐瞒对方姓名。
朱元璋凝视着朱标,轻声探问:“是叶轩吧?”
朱标面色瞬间改变,嘴上却仍在支吾。
“父皇玩笑了,这——”
朱标话未说完,朱元璋摆手打断,显然已猜中 ** ,只是不愿朱标背负欺君之罪。
见朱元璋如此反应,朱标心中忐忑,正思索对策,朱元璋的注意力却已转向奏折内容。
他询问朱标:“说说看,为何选天竺为对手?据我所知,此地虽不富裕,但地域辽阔、民风强悍。与他们交战,耗时虽长,却也不难取胜,何必拉他人下水?”
朱元璋的问题涵盖两层意思,朱标回想叶轩之前的话语,思索良久,勉强答道:
“父皇,天竺如病虎,能震慑邻国,我们正可借此机会,拉拢其邻国、对手至我方。如此,对小国不战而胜,对天竺则减少了战争损耗。”
言及此处,朱标不忘提醒朱元璋:“儿臣已附上历次战争大明的花费清单,虽短期内收获颇丰,但长此以往,大明国力恐将枯竭。”
朱元璋自然明白,战争带来的不仅有利益。
事实上,若非大明出征东瀛,高丽臣服后,北方早已出现反战之声。
这些或因家人战死,或因战争波及的人们发出的声音,起初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但这已是一个警示,提醒朱元璋,若不及时调整战术,大明或将深陷战争泥潭。
短暂思索后,朱元璋颔首,向朱标追问:“你对此法颇为赞赏?那我问你,你计划如何构建联盟,又如何确保联盟稳固?”
此言一出,朱标愕然。他先前被叶轩所述诸般益处吸引,却忽略了联盟稳固的关键。人心向利,大明若以利益诱人,他人若复制此法,许以更高利益,小国之选择便难以预料。
朱标面露尴尬,迟疑许久,终坦诚以对。此事干系重大,若随意编造,朱元璋轻信,最终受损的仍是大明。
“父皇,儿臣有罪。此法乃叶轩所提,他不愿透露身份,故儿臣——”
朱元璋摆手,示意朱标不必慌张,转而对一旁太监吩咐:“去唤叶轩来!”
太监应声,匆匆离去。朱元璋目光温柔地望向朱标,此景若被旁人所见,定会以为皇帝性情大变。
他提醒朱标:“身为太子,遇事需冷静,方才之举,有失体统。叶轩既不愿出面,你便应将细节问清,以备不时之需。”
此言非责备,实乃指点。朱标心中感激,连忙向朱元璋道歉请罪。
不久,太监急返,神色异样。朱元璋心有所感。
“叶轩何在?”
太监面露尴尬,低头紧张答道:“陛下,叶轩醉得不省人事。其家人言,叶大人归家后即写一封奏折,言若太子寻他,便将此折交付。奴才擅自做主,已将奏折取回,望殿下勿怪!”
朱标闻言,苦笑不已。
“没事,在父皇面前,我向来透明,况且我与叶轩交往正常,无需遮掩。”
朱元璋对此颇为满意,点头接过奏折。展开后,他的脸色略显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