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最新章节。
他望子孙有壮志,却又不愿见他们滋生事端。
一番思索后,朱元璋忆起一人,一个百官未曾提及之人。
随即下令,封十二子朱柏为东瀛王,命吏部选派属官,即刻筹备就藩事宜。
朱柏年仅十余岁,朝中毫无威望,更无权势,宛如透明。
此举既为加强东瀛管理,亦是对皇子与百官的警示。
圣旨一出,朝廷再次哗然。
落败的皇子心中忐忑,后悔过早展露野心。
而站队的大臣亦惶恐不安,生怕朱元璋秋后算账。
然而,随后的日子里,朱元璋却未有动作,连锦衣卫也未私下调查。
第356章 朱棣心态崩溃
几日后,朱元璋安抚群臣后,正式召见朱柏,赐予东瀛王印绶等物。
一场盛大的皇家宴会后,朱柏正式成为大明首任东瀛王。
朱柏对这个安排充满了激动之情。
尽管年幼,他却在皇室中成长,且一直受到朱标及几位兄弟的精心栽培。
特别是目睹朱标、朱棣等人建功立业,甚至远赴他乡就藩,朱柏心中早已埋下了一颗远大的种子。
他暗自发誓,终有一日,要像四哥那样,扬名海外,封疆列土。
朱柏未曾料到,这一机会竟来得如此迅速,且无需他费力争取。
凭借敏锐的政治直觉,他很快便意识到,这是父皇多疑之心所致,将这份厚礼送到了自己手中。
若换作他人,或许会心生不悦,乃至悲哀。
但朱柏不同,正值青春,未来可期。
加之长兄尚在,他无心皇位之争,眼下最关心的,是在东瀛这片土地上,建立自己的政权。
身为朱家人,他将获得绝对的信任与礼遇,相信不久之后,他便能在此地建起王宫,修筑城池,成为真正的土皇帝。
在大明境内,任何封地都需谨慎行事,以免玷污皇家声誉。
而东瀛不同,此地荒凉破败,又是域外之地,朱元璋所期望的,不过是一个沉迷享乐的东瀛王。
想通这一切,朱柏满心欢喜地接过印绶等物,告别朱元璋,又探望了众兄弟,准备选个吉日,启程接替徐达。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
朱柏满心喜悦,而朱棣却怒火中烧。
王府内,朱棣将案头之物一一摔落,仍不解气,最终连桌案也 ** 在地。
徐王妃见状,满心忧虑却不知如何劝慰。
正当她为难之时,道衍缓缓而来,向她使了个眼色,随即开口:
“王爷何必动怒,得失皆有命,况且大明军队仍在前行,终有一日,会有更多土地被大明征服!”
此番话语背后之意,朱棣尚有转机,无须东瀛,亦可谋取更佳地位。
朱棣冷笑,脸上泛起苦笑。
待徐王妃离去,他望向道衍,开口言道:
“你说得轻巧,昔 ** 不也确信无疑?结果又怎样?”
道衍面色尴尬,未曾料到朱元璋会选择几乎被忽视的皇子朱柏。
他之前对比分析,仅针对成年皇子与朱棣,却忽略了年幼的朱柏。
思及此,道衍不禁对朱元璋的胆识与决绝心生敬佩。
若易地而处,他断不会舍幼子远行。
但此刻多说无益。
待朱棣发泄一番,道衍方道:“殿下莫非欲就此放弃,甘为安逸王爷?”
朱棣摊手反问:“至此境地,还能怎样?”
现状已注定朱棣难以掀起波澜。
大明虽名义上将高丽交予他,但官员任命、政务处理皆需上报朝廷。
其军中亦布满朝廷眼线。
此事隐秘,朱棣却心知肚明。
如今他自觉如金丝雀,表面光鲜,实则仅是朱元璋掌中之物。
父子之惧,君臣之忌,令他难以生反抗之心,唯有默默忍受,期盼转机。
面对此景,朱棣虽心有不甘,却也不得不接受命运。
这句质问,更像是对自己的提醒。
见朱棣如此,道衍亦无良策。
他虽谋略过人,面对此困局,唯有静待时机。
只是这话,如何启齿?又如何令朱棣信服?
君臣皆愁之际,应天府内,叶轩却忙得团团转。
叶府上下,婆子、丫鬟穿梭不停。
叶轩在屋外来回踱步,神色焦急。
他再次成为父亲,却仍旧无法置身事外。
从不轻信神佛的他,此刻竟也模仿他人,胡乱祈祷。
月光拖拽着叶轩的影子,仿佛要将他的关切送入产房。
漫长的等待后,房门终于开启。
稳婆等人疲惫地走出,叶轩欲问,却被房内传来的一声清脆婴儿啼哭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