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最新章节。
唐代“茶圣”陆羽,为探究茶之种植、采摘、焙制与品鉴,曾在阳羡南山,即今日宜兴,深入考察,并着《茶经》。
其《茶经·一之源》记载:阴崖阴林,紫者最佳,绿者次之;笋者上选,芽者次之。
陆羽品尝僧人所献阳羡茶后,称赞其芳香冠世,推为上品,可供皇室享用。
自此,阳羡茶名扬四海,被列为贡茶,有“阳羡贡茶”之美誉。
杨乾知忽然后退一步,仔细打量叶轩,仿佛重新认识一般。
终缓缓吐出几个字:
“叶兄夫人真是豪气。”
他深知叶轩之妻沈蓉乃江南首富沈万三之女,但今日方觉首富之豪。
这宜兴阳羡茶,价格不菲,以他微薄俸禄,难以负担。
叶轩闻言,白眼一翻。
这不是明摆着吗?
他媳妇儿是江南首富之女,能不豪吗?
杨乾知厚着脸皮,边品茶边与叶轩闲聊。
“日前听闻朝堂纷争再起,大臣们对相国举措不满,争吵不休,若非皇上制止,恐怕要吵上一整天。”
相国即指胡惟庸,此时朝堂唯他一位丞相。
“我说,这般争斗有何意义?”
“还不如叶兄你自在。”
“家有 ** 。”
“又有家财万贯的老丈人撑腰。”
“生活真是美滋滋啊。”
“当时我怎就没娶个有钱的呢?也能像叶兄这般自在。”
杨乾知如此陈述。
然而,他也只是随口一提罢了。
明朝重视农业,轻视商业。
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中,商人地位最低。
即便朱元璋曾一度因叶轩的缘故,对商人态度有所缓和,并支持商业活动,但当下明朝对商人的贬低态度依旧显着。
迎娶商人之女,将遭人唾骂,为世人所不齿。
杨乾知自然不敢效仿叶轩迎娶商人之女。
叶轩毫不客气地瞥了杨乾知一眼,反驳道:“你若真想娶,谁又能拦得住你?”
杨乾知一时语塞,连连摆手。
“我家那位可不是好惹的。”
“倘若我真带回个商人之女,她绝不会放过我。”
“乡试即将来临。”
“叶兄可有备考?”
杨乾知生硬地转移了话题。
叶轩喝茶的动作一顿。
天气渐热,乡试临近,确实该着手准备考题了。
叶轩道:“倒是被杨兄提醒了。”
杨乾知未在叶轩处多留,蹭了顿茶后,便回去苦读了。
乡试非同小可,是秀才们晋升为举人的关键一役。
成为秀才,仅是初具功名;而一旦成为举人,便近乎预备官员,地位显赫。
因此,尽管明知在叶轩的高难度考题下,举人之路艰难,大明学子们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大明各地,秀才们已开始行动起来。
茶楼酒肆间,新晋秀才与多年不第的老秀才们纷纷聚集。
“听说今年的主考官是叶轩,他的考题极难。”
“想通过此次乡试,恐怕不易。”
“那些新晋秀才,想必深有体会。”
“叶轩的考题岂止是难,简直是难上加难。”
一位自县试起便接触叶轩考题的秀才感叹道。
“我沉浸诗书数十载。”
“此番必能高中!”
一位曾落榜的秀才言道。
“这半载光阴, ** 夜钻研叶轩出题之道,料想此次乡试应能过关。”
一位自县试便熟识叶轩题目的秀才,话语渐显迟疑。
众多新晋秀才满怀信心,然为数不多。
与此同时,叶轩正琢磨乡试题。
礼部之中,叶轩着绯红孔雀纹官服,端坐案桌后,桌上散落数份公文。
他迅速批阅完毕,转而沉思乡试题。
“究竟该出何题?”
叶轩琢磨着。
题目不宜过难,亦不可过易。
过易则缺乏挑战,恐令考生失望。
过难则恐淘汰众人,致使会试、殿试无人。
如此,朱元璋交托的选拔人才重任何以完成?
一旦被责,或许会被扣俸禄,或遭降职,或有其他惩处。
扣俸禄无妨,那微薄俸禄本就不足日常开销。
降职亦无所谓,职位本不高,又能降至何处?
至于其他惩罚,叶轩自信对朱元璋尚有价值,性命无忧。
最坏打算,携沈蓉及岳父一家,遁至罗网所控小国,做个逍遥土皇帝。
叶轩思绪纷飞,脑海中杂念丛生。
叶轩回溯前世,回忆这一届科举三年间的所有考题,逐一记录于白纸之上,随后开始仔细筛选。
“这道不行,太过简单,毫无挑战性。”
“乡试考题怎会如此浅显?”
“这怎可取?考生见了如此简单的题目,怎会满意?”
“得难一些才行。”
他逐一审视,时而摇头,时而点头,却又迅速否定:
“这个尚可,但也不行,太过平庸,不符我的出题风格。”
“这道挺好,只是亦不适用,不合时代气息。”
叶轩挑挑选选,犹如市集上挑菜的主妇,对每一道题目都苛求完美。
半晌过去,叶轩得出结论:乡试题目着实难选。
为何他会如此苦恼?皆因朱元璋将科举三年主考官的重任托付于他。
蓦地,叶轩忆起一事:古代科举,为防舞弊,每轮主考官皆不相同。换言之,他本不必负责所有考题。然而,朱元璋并无换人之意,显然是让叶轩从县试至殿试,全盘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