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赤乌二年,诸葛瑾、步骘联名上奏说:“已故将军周瑜的儿子周胤,从前承蒙陛下恩宠,被封为将军,却不能珍惜这份福分,想着立功报效国家,反而放纵自己沉溺情欲,招来罪过刑罚。我们私下认为周瑜从前深受陛下信任,在内是心腹重臣,在外是得力干将,奉命出征时,亲自冒着箭雨石弹,尽忠守节、舍生忘死,所以才能在乌林打败曹操,在郢都击退曹仁,扬我国威,让中原震动,连偏远的蛮夷都纷纷归顺,即使是周朝的方叔,汉朝的韩信、英布,也未必能超过他。那些能击退敌人、解除危难的大臣,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重视的,所以汉高祖封爵时立誓说‘即使黄河变成衣带那样窄,泰山变成磨刀石那样小,封国也将永远存在,延续到子孙后代’;还把誓言用丹砂写在铁券上,郑重地举行盟誓仪式,藏在宗庙里,代代相传,就是想让功臣的后代世世代代延续下去,不光是子孙,连远代子孙都能受益,这样报答恩德、彰显功劳,勤恳到这种地步,是为了劝诫后人,让为国效命的大臣死而无悔。何况周瑜去世没多久,他的儿子周胤就被贬为平民,实在令人感伤。我们恳请陛下效法古代明君,重视功臣后代的传承,为周胤申诉,请求赦免他的余罪,归还他的军队和爵位,让错过黎明的公鸡能再鸣叫一次,戴罪的臣子能有机会日后立功赎罪。”
孙权回复说:“周瑜是与我同心协力的旧臣,他的功劳我实在不会忘记。从前周胤年轻,本来没有功劳,却凭空得到精锐部队,被封为侯将,都是因为我思念周瑜才照顾到他。可周胤却仗着这些,酗酒淫乱、放纵自己,多次劝告他,都没有丝毫悔改。我对周瑜的情义就像对你们二位一样深厚,希望周胤能有成就,这份心意从未停止!但迫于他的罪恶,不宜马上让他回来,暂且让他吃点苦,让他自己反省罢了。现在你们二位恳切地引用汉高祖河山之誓,我心里很不安。虽然我的德行比不上汉高祖,但也希望能效法他,事情本该如此,所以没能顺从你们的意思。凭着周瑜的儿子,又有你们二位在中间说情,只要他能改过自新,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诸葛瑾、步骘又接连上奏,朱然和全琮也都来为周胤求情,孙权才答应了。可偏偏这时周胤病死了。
周瑜哥哥的儿子周峻,也因为周瑜的大功被封为偏将军,统领一千名官吏士兵。周峻去世后,全琮上奏请求任命周峻的儿子周护为将领。孙权说:“从前击退曹操,开拓荆州,都是周瑜的功劳,我常常忘不了他。当初听说周峻去世,本来想用周护,后来听说周护性格品行凶险,用他只会招来祸患,所以就作罢了。我思念周瑜,这份心意哪有尽头啊!”
鲁肃,字子敬,是临淮郡东城县人。他刚出生就失去了父亲,和祖母一起生活。家里很富裕,鲁肃生性喜欢施舍。当时天下已经大乱,鲁肃不打理家业,大量散发财物,标价卖掉田地,把救济穷困、结交士人当作要务,很得乡里人的欢心。
周瑜担任居巢县长时,带着几百人特意去拜访鲁肃,顺便请求资助粮食。鲁肃家有两仓米,各有三千斛,鲁肃就指着其中一仓送给周瑜,周瑜更觉得他是个奇才,于是两人结为好友,建立了像子产和季札那样的深厚情谊。袁术听说鲁肃的名声,派人去任命他为东城县长。鲁肃见袁术没有纲纪法度,不值得和他一起成就大事,就带着老弱亲属和一百多个轻生重义的年轻人,向南到居巢投奔周瑜。周瑜东渡长江时,鲁肃就跟着他一起走了,(《吴书》记载:鲁肃身材魁梧奇特,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气节,喜欢谋划奇计。天下将要大乱时,他就学习击剑骑射,招集年轻人,供给他们衣食,在南山中往来射猎,暗中部署训练,讲论武艺兵法。家乡的父老都说:“鲁家世代衰落,竟生出这样的狂小子!” 后来英雄豪杰纷纷起兵,中原混乱,鲁肃就对他的部属说:“中原失去纲纪,寇贼横行暴虐,淮河、泗水之间不是能活命的地方,我听说江东沃野万里,百姓富足、军队强大,可以躲避灾祸,你们愿意跟我一起到那片乐土,观察时局变化吗?” 部属们都听从他的命令。于是让老弱先走,强壮的在后护卫,男女三百多人出发。州里的追兵赶来,鲁肃等人慢慢行进,部署士兵拉满弓箭,对追兵说:“你们都是大丈夫,应该明白大道理。现在天下战乱,有功得不到赏赐,不追我们也没有惩罚,为什么要逼迫我们呢?” 又亲自竖起盾牌,拉弓射箭,箭都穿透了盾牌。追兵既赞赏鲁肃的话,又估计不能制服他们,就陆续回去了。鲁肃渡过长江去见孙策,孙策也很欣赏他的才能。)把家留在曲阿。恰逢祖母去世,鲁肃返回东城安葬祖母。
刘子扬和鲁肃关系很好,写信给鲁肃说:“现在天下豪杰纷纷起兵,凭您的才能,正适合当今乱世。赶紧回来迎接老母亲,不要滞留在东城耽误事。近来有个叫郑宝的人,现在在巢湖一带,拥有一万多部众,占据的地方土地肥沃,庐江一带的人大多去依附他,何况我们呢?看形势,还能广泛聚集人才,时机不可错过,您赶紧去吧。” 鲁肃回信同意他的计策。安葬祖母后回到曲阿,准备北上。恰逢周瑜已经把鲁肃的母亲迁到吴郡,鲁肃就把这些情况都告诉了周瑜。当时孙策已经去世,孙权还住在吴郡,周瑜对鲁肃说:“从前马援回答光武帝说‘当今时代,不光君主挑选臣子,臣子也挑选君主’。现在孙将军亲近贤才、重视士人,接纳录用有奇才异能的人,而且我听说先贤的秘论,说继承天命取代刘氏的,必定在东南兴起,推算时事形势,正符合天命气数。最终会建立帝王基业,顺应上天符命,这正是有志之士攀龙附凤、施展抱负的好时机。我正要成就这番事业,您不必把刘子扬的话放在心上。” 鲁肃听从了周瑜的话。周瑜趁机推荐鲁肃,说他的才能适合辅佐时政,应当广泛寻求像他这样的人才来成就功业,不能让他离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权立刻召见鲁肃,和他交谈后心里非常满意。等到宾客们都散去,鲁肃也起身告辞时,孙权单独把他拉了回来,两人并排坐在榻上对饮。孙权趁机秘密商议道:“现在汉朝王室摇摇欲坠,天下到处动荡不安,我继承父兄留下的基业,想建立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您既然来投奔我,有什么办法能帮我实现这个目标呢?” 鲁肃回答说:“从前汉高祖一心想尊奉义帝却没能做到,就是因为项羽从中作梗。现在的曹操,就好比当年的项羽,将军您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我私下分析,汉朝已经不可能复兴,曹操也不是短期内能除掉的。为将军打算,不如占据江东形成鼎足之势,静观天下局势的变化。能有这样的规模,也就不用有什么顾虑了。为什么呢?因为北方实在有太多麻烦事了。趁着曹操忙于北方事务,我们可以先剿灭黄祖,再讨伐刘表,一直把势力扩展到长江的尽头,全部占据这些地方,然后称帝建国来谋取天下,这才是汉高祖那样的帝王大业啊。” 孙权说:“我现在只想在一方尽力,希望能辅佐汉朝,您说的称帝建国可不是我能想到的。” 张昭却不认可鲁肃,觉得他不够谦逊,常常诋毁他,说鲁肃年轻毛躁、考虑不周全,不能重用。但孙权毫不在意,反而更加看重鲁肃,还赏赐给鲁肃母亲衣服帐幔和生活用品,让他家的富足程度比得上以前。
后来刘表去世,鲁肃进言说:“荆楚地区和我们相邻,江水向北奔流,外面环绕着长江、汉水,内部有群山阻隔,像金城一样坚固,而且土地肥沃、万里无垠,百姓富裕、人口众多,如果能占据这里,就能成为帝王的资本。现在刘表刚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向来不和睦,军中将领也分成两派各支持一方。加上刘备是天下闻名的枭雄,和曹操有仇怨,暂时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肯重用。如果刘备能和刘表的儿子们同心协力,上下一心,我们就应该安抚他们,和他们结盟交好;如果他们之间产生矛盾,我们就该另做打算,来成就大业。我请求奉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同时慰劳军中掌权的将领,再劝说刘备安抚刘表的部众,让他们同心协力对抗曹操,刘备一定会高兴地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