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国志

第39章 张顾诸葛步传(五)(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孙权又曾怪罪校尉殷模,定的罪名很重。大臣们大多为殷模说话,孙权却更加生气,和众人反复争辩,只有诸葛瑾沉默不语。孙权说:“子瑜为什么偏偏不说话?” 诸葛瑾起身离座说:“我和殷模等人遭遇本州战乱,百姓几乎死光,我们抛弃祖坟,扶老携幼,拨开荒草荒野,归顺您的圣明教化,在流亡的臣民中,蒙受您保全生命的恩德。我们却不能亲自互相督促勉励,来报答您万分之一的恩情,以至于让殷模辜负您的恩惠,自己陷入罪过。我认罪都来不及,实在不敢多说什么。” 孙权听了这话很伤感,就说:“我特意为您赦免他。”

后来诸葛瑾跟随孙权讨伐关羽,因功被封为宣城侯,以绥南将军的身份接替吕蒙兼任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刘备向东讨伐吴国时,吴王孙权派人求和,诸葛瑾给刘备写信说:“突然听说大军已到白帝城,我猜想朝中大臣可能会认为吴王侵占荆州、害死关羽,怨恨太深、灾祸太大,不该答应讲和,这是只看重小事,没留意大局啊。请允许我为陛下分析其中的轻重大小。陛下如果能放下威严、平息怒气,暂且听听我的话,就能立刻做出决断,不必再征求大臣们的意见了。陛下觉得关羽和先帝(指汉献帝)哪个更亲近?荆州和全国疆土哪个更重要?都该报仇的话,谁该先谁该后?要是想清楚这些,决策就像翻手掌一样容易。”(臣松之认为:刘备把蜀地当作关隘山河,把荆楚当作重要屏障,关羽在沔水、汉水一带用兵,志向是震慑中原,虽然辅佐君主成就霸业的功劳未必能成,但确实威名远扬,有自己的谋划策略。孙权暗藏祸心,帮助魏国除掉关羽,这是在剪除辅佐汉朝的军队,执行曹操迁都的计谋,拯救汉朝的规划,到这里就中断了。正义之师的进攻目标,本该是孙氏。诸葛瑾用大义来责备刘备,刘备回应时不愁没有说辞;况且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就像四肢一样密不可分,臂膀被斩断,悲愤痛苦已经很深,难道这种空泛的书信能让大军停下吗!把这段记载在史书里,实在是浪费笔墨。)

当时有人传言诸葛瑾暗中派亲信和刘备联络,孙权说:“我和子瑜有生死不变的誓言,子瑜不会辜负我,就像我不会辜负子瑜一样。”(《江表传》记载:诸葛瑾驻守南郡时,有人秘密诬陷他。这话传到外面,陆逊上奏担保诸葛瑾没有这事,希望能消除孙权的疑虑。孙权回复说:“子瑜和我共事多年,恩情像骨肉一样深厚,我非常了解他,他的为人是不合道义的事不做,不合情理的话不说。从前刘备派诸葛亮到吴国,我曾对子瑜说:‘你和孔明是亲兄弟,弟弟跟随哥哥,从道义上讲是合理的,为什么不留住孔明?孔明如果留下来跟着你,我会写信向刘备解释,他想必会尊重个人意愿。’子瑜回答我说:‘弟弟诸葛亮已经投靠别人,立下君臣名分,从道义上讲不能有二心。弟弟不留下,就像我不会去蜀国一样。’他的话足以感动神明。现在怎么会有这种事呢?我之前收到诬告他的文书,就封存起来给子瑜看,还亲手写信给他,很快就收到他的回信,信中论述了天下君臣之间名分已定的大节。我和子瑜可以说是精神相通的朋友,不是外人的话能离间的。知道你心意恳切,就把你的奏表封存好给子瑜看,让他明白你的意思。”)

黄武元年,诸葛瑾升任左将军,督守公安,被授予符节,封为宛陵侯。(《吴录》记载:曹真、夏侯尚等人在江陵围攻朱然,又分兵占据中州,诸葛瑾率领大军前去救援。诸葛瑾性格宽和迟缓,做事讲究道理、依靠计谋,没有应对紧急情况的应变之术,战事久拖不决,孙权因此对他有些失望。到了春天江水上涨,潘璋等人在上游建造水城,诸葛瑾趁机进攻浮桥,曹真等人被迫退走。虽然没有立下大功,但也保全了军队、守住了边境,算是有功。)

虞翻因为狂放直率被流放,只有诸葛瑾多次为他说情。虞翻给亲友写信说:“诸葛瑾为人敦厚仁爱,像上天一样救活万物,最近承蒙他公正议论,我才得以保住名分。我罪恶深重,被猜忌得厉害,虽然有祁奚那样的人救援,但我的德行比不上羊舌肸,想得到赦免恐怕很难。”

诸葛瑾容貌端庄、有气度见识,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宽宏文雅。孙权也很敬重他,遇有大事就咨询他的意见。孙权又曾单独咨询诸葛瑾说:“最近收到伯言(陆逊)的奏表,他认为曹丕已死,遭受战乱的百姓会望着我们的旌旗就瓦解溃散,可实际情况却更平静。听说魏国都选用忠良之士,放宽刑罚,广施恩惠,减轻赋税徭役,来取悦民心,这样的祸患比曹操时期更严重。我认为不是这样。曹操的作为,只是杀伐稍微过分,以及离间别人骨肉,显得残酷而已。至于驾驭将领的能力,自古以来少有。曹丕比起曹操,差得远了。现在曹叡不如曹丕,就像曹丕不如曹操一样。他之所以致力于施行小恩小惠,一定是因为父亲刚去世,自己觉得势力衰弱,担心困苦的百姓会突然崩溃,所以勉强委屈自己来争取民心,想借此安稳立足罢了,难道这是兴盛的迹象吗!听说他任用陈长文(陈群)、曹子丹(曹真)等人,有的是文人儒生,有的是宗室外戚,他们难道能驾驭雄才虎将平定天下吗?权力不集中,事情就会出错,就像从前张耳、陈馀,并非不和睦,到了掌握权势时,却自相残杀,这是事理发展的必然。再说陈长文这类人,从前之所以能坚守善道,是因为曹操压着他们,畏惧曹操的威严,所以才尽心竭力,不敢作恶。到曹丕继承大业时,已经长大成人,在曹操之后用恩情笼络他们,才能让他们感恩戴德。现在曹叡年幼弱小,任人摆布,这些人必定会趁机耍弄手段、故作姿态,结党营私,各自扶持依附自己的人。到那时候,奸邪谗言四起,互相陷害怨恨,渐渐产生猜忌隔阂。一旦这样,大臣们争权夺利,君主年幼无法控制,国家败亡还能长久吗?之所以知道会这样,是因为从古到今,哪有四五个人把持朝政大权,却不会互相攻击倾轧的呢!强者欺凌弱者,弱者寻求外援,这是导致动乱灭亡的道路啊。子瑜,你只管仔细听着,伯言在谋划算计方面常常很出色,恐怕在这件事上稍有欠缺。”(臣松之认为魏明帝曹叡是一代贤明君主,政令由自己发出,孙权这番议论,最终没有应验,而史书记载下来,是因为君主年幼国家不安定、权力不集中时,动乱灭亡的迹象就会像孙权说的那样,应当留存下来作为借鉴。或许虽然对明帝来说不准确,但在齐王曹芳时期却得到验证,齐王在位时,难道不能说应验了吗!史书不敢明确指责,却足以用含蓄的言辞来表明。)

孙权称帝后,任命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兼任豫州牧。等到吕壹被诛杀,孙权又下诏让诸葛瑾等人反思朝政得失,相关内容记载在《孙权传》中。诸葛瑾总是结合具体事务回应,言辞顺理成章、持论公正恰当。他的儿子诸葛恪,在当时名气很大,孙权非常器重他,认为他不同寻常;但诸葛瑾却常常嫌弃这个儿子,说他不是能保全家族的人,常常为此忧愁不安。(《吴书》记载:起初,诸葛瑾担任大将军,而弟弟诸葛亮在蜀国做丞相,两个儿子诸葛恪、诸葛融都掌管军事,统领将帅,族弟诸葛诞又在魏国声名显赫,一家人在魏、蜀、吴三国都身居高位,天下人都认为这是很荣耀的事。诸葛瑾的才能谋略虽然比不上弟弟,但品德更加纯正。妻子去世后他没有再娶,有个宠爱的妾生下儿子,他却不抚养,他的笃实谨慎都像这样。)赤乌四年,诸葛瑾去世,享年六十八岁。他留下遗嘱,要求用不加修饰的素棺,穿着平时的衣服入殓,丧事一切从简。当时诸葛恪已经自己封了侯,所以由弟弟诸葛融继承爵位,统领军队驻守公安。(《吴书》记载:诸葛融,字叔长,生长在富贵人家,从小就骄纵享乐,学习儒家章句之学,涉猎广泛却不精深。他性格宽容,掌握多种技艺,多次以平民身份奉朝请,后来被任命为骑都尉。赤乌年间,各郡征调军队,新都都尉陈表、吴郡都尉顾承各自率领部下在毗陵屯田,参与屯田的男女各有几万口。陈表生病去世后,孙权让诸葛融接替陈表,后来又代替父亲诸葛瑾统领军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