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国志

第54章 黄李吕马王张传(三)(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建兴十四年,武都氐王苻健请求投降,朝廷派遣将军张尉前去迎接,过了约定的日期苻健还没到,大将军蒋琬对此非常担忧。张嶷安慰他说:“苻健请求归附的心意非常诚恳,一定不会有别的变故,向来听说苻健的弟弟狡猾诡诈,而且夷狄之人不能同心协力,将会产生分歧,所以才拖延了时间。” 几天后,消息传来,苻健的弟弟果然带领四百户人投靠了魏国,只有苻健前来归顺。

当初,越巂郡自从丞相诸葛亮讨伐高定之后,叟夷多次反叛,杀害太守龚禄、焦璜,从那以后太守不敢到郡治所在地,只住在安上县,距离郡治有八百多里,越巂郡只是空有其名而已。当时朝廷商议想恢复旧郡,任命张嶷为越巂太守,张嶷率领部下前往郡治,用恩德信义引诱蛮夷,蛮夷都表示臣服,有很多人前来投降归附。北部边境的捉马部落最为勇猛强悍,不服从管辖,张嶷于是前去讨伐,活捉了他们的首领魏狼,又释放了他并告诉他利害,让他招抚其余的人。张嶷上表请求任命魏狼为邑侯,这个部落三千多户人都安心居住,履行纳税服役的义务。其他部落听说后,大多逐渐降服,张嶷凭借功劳被赐予关内侯的爵位。

苏祁邑的首领冬逢、冬逢的弟弟隗渠等人,投降后又反叛。张嶷诛杀了冬逢。冬逢的妻子,是旄牛王的女儿,张嶷用计策宽恕了她。而隗渠逃到了西部边境。隗渠刚强勇猛、敏捷凶悍,各部落都非常畏惧他,他派遣两个亲信假装投降张嶷,实际上是来打探消息。张嶷察觉到了,许诺给他们重赏,让他们做反间,这两个人于是合力杀死了隗渠。隗渠死后,各部落都安定下来。另外,斯都的首领李求承,过去亲手杀死了龚禄,张嶷悬赏捉拿把他抓到,历数他过去的罪恶后将他诛杀。

起初,张嶷因为郡城的城墙房屋毁坏,重新修筑了小坞堡。在任三年后,把郡治迁回原来的地方,修缮整治城郭,夷人男女没有不为此尽力的。

定莋、台登、卑水这三个县,距离郡治有三百多里,过去盛产盐、铁和漆,可当地的夷人长期把这些资源据为己有,自己享用。张嶷带领部下夺取了这些资源,还在那里设置了官吏进行管理。

张嶷到定莋的时候,定莋的部落首领狼岑,是盘木王的舅舅,很受蛮夷的信任。狼岑对张嶷侵占他们的资源很生气,不肯亲自来拜见张嶷。张嶷就派了几十个壮士直接去把他抓来,打了一顿后杀了,还把尸体送回他的部落,又给了部落丰厚的赏赐,向他们说明狼岑的恶行,并且警告:“不许轻举妄动,不然就把你们全部消灭!” 部落的人都反绑着双手来认错。张嶷杀了牛设宴款待他们,再次强调恩德信义,从此就掌控了盐铁资源,器物用具也变得充足起来。

汉嘉郡边界的旄牛夷有四千多户,他们的首领狼路,想为姑父冬逢报仇,就派叔父离带着冬逢的部众去侦察形势。张嶷预先派亲近的人带着牛和酒去慰劳赏赐离,又让离的姐姐(也就是冬逢的妻子)去传达自己的意思。离接受了赏赐,又见到了姐姐,姐弟俩都很高兴,就带着所有部众来拜见张嶷。张嶷给了他们丰厚的赏赐和优待,让他们回去了。旄牛夷从此就不再作乱了。

越巂郡原本有条道路,从旄牛夷聚居地经过可以到成都,又平坦又近便。可自从旄牛夷阻断这条路后,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人们只好改走安上那条路,又危险又遥远。张嶷派手下带着财物赏赐给狼路,再三让狼路的姑姑去说明自己的意图。狼路就带着兄弟、妻子儿女都来拜见张嶷,张嶷和他订立盟约,重新开通了旧路,千里路途一片安宁,还恢复了古代的亭驿。张嶷上奏朝廷,请求封狼路为旄牛 <田句> 毗王,还派使者带着狼路去朝贡。后主因此加封张嶷为怃戎将军,仍然兼任越巂太守。

张嶷当初见费祎担任大将军,性情宽厚,对新归附的人过于信任优待,就写信告诫他说:“过去岑彭率军出征,来歙手持符节,都被刺客杀害了。现在您位高权重,应该借鉴过去的事情,稍加警惕。” 后来费祎果然被魏国投降过来的郭修杀害了。

吴国太傅诸葛恪刚打败魏军,就大规模发动军队,想要夺取地盘。侍中诸葛瞻是丞相诸葛亮的儿子,也是诸葛恪的堂弟。张嶷给诸葛瞻写信说:“东吴的君主刚去世,新帝实在年幼弱小,太傅肩负着托孤的重任,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从前周公那么有才能,还遭遇了管叔、蔡叔散布流言的变故;霍光接受重任,也有燕盖、上官的叛乱阴谋,全靠周成王、汉昭帝的英明,才避免了灾难。过去常听说东吴君主掌管生杀赏罚大权,不放手给手下人,如今他在临终前,仓促召见太傅,把后事托付给他,实在让人担心。再加上吴、楚一带的人向来勇猛急躁,这是过去就有记载的。而太傅离开年幼的君主,踏上敌方的土地,恐怕不是好计策、长远打算啊。虽说东吴纲纪严明,上下和睦,但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失误,难道是明智的人该忽视的吗?拿古代的事对照现在,现在的事和古代也差不多。如果不是您向太傅进献忠言,还有谁会直言不讳呢!不如撤回军队,大力发展农业,致力于施行恩德恩惠,几年之内,再和西边一起出兵,实在不算晚。希望您好好考虑我的话。” 诸葛恪最终因为这件事被灭了族。张嶷的见识大多像这样高明。

张嶷在越巂郡待了十五年,这期间辖区内安定和睦。他多次请求调回成都,朝廷才征召他前往。当地的汉人和夷人都舍不得他,拉着他的车辕哭泣,送了一程又一程。经过旄牛邑时,邑君背着孩子来迎接他,还一路跟着他到了蜀郡边界,最后有一百多个部落首领跟着他去成都朝贡。

张嶷到了成都后,被任命为荡寇将军。他为人慷慨豪迈、英勇壮烈,士人们都很敬重他。不过他行为放达,不太讲究礼节,有人也因此批评他。(《益部耆旧传》记载:当时车骑将军夏侯霸对张嶷说:“虽然我和您关系不算亲近,但我对您的心意还像从前一样,希望您能明白。” 张嶷回答说:“我不了解您,您也不了解我,君子之交在于道义,何必说什么心意呢!不如等三年之后,再慢慢说这些吧。” 有见识的人都把这事当作美谈。)这一年是延熙十七年。

同年,魏国狄道县长李简秘密写信请求投降,卫将军姜维率领张嶷等人借着李简提供的资源出兵陇西。(《益部耆旧传》说:张嶷一直有风湿的老毛病,到成都后病情加重,得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李简请求投降时,大家都犹豫不决,只有张嶷肯定地说这事靠谱。姜维出兵时,人们都觉得张嶷刚回来,腿病又重,没法随军作战,张嶷却主动请求到中原战场效力,哪怕战死在敌国也心甘情愿。出发前,他辞别后主说:“臣能遇上圣明的君主,受恩太多,加上身体有病,总怕哪天突然死去,辜负了陛下的恩宠。如今老天成全我的心愿,能参与军事行动。要是能平定凉州,我就当个边疆守将;要是打不赢,我也会以死报国。” 后主感动得为他流泪。)

到了狄道后,李简果然带着全城的官吏百姓出城迎接蜀军。两军阵前,张嶷和魏将徐质展开激战,他当场战死,但杀死杀伤的敌人也超过了己方损失。张嶷牺牲后,朝廷封他的长子张瑛为西乡侯,次子张护雄继承了他的爵位。

南边越巂郡的汉人和夷人听说张嶷死了,没有不伤心哭泣的,还为他立了庙,每逢水旱灾害就去祭祀他。(《益部耆旧传》说:我看张嶷的相貌和言辞,虽算不上惊人,但他的谋略足以运筹帷幄,果敢坚毅足以树立威严,作为臣子有忠诚的气节,与人相处有光明正直的作风,而且行动必定遵守典章制度,后主很敬重他。就算是古代的英雄志士,也未必能超过他啊!《蜀世谱》记载:张嶷的孙子张奕,在晋朝担任梁州刺史。)

评论说:黄权有宏大的志向和深远的见识,李恢公正诚信、志向远大,吕凯坚守气节不改变,马忠驯顺且坚毅,(《尚书》说:驯顺且坚毅。郑玄注释说:扰,就是驯顺的意思;能果断达到目的就是毅。)王平忠诚勇敢且治军严明,张嶷有见识、善决断、明事理、敢作为,他们都凭借自己的长处崭露头角、扬名立万,是遇上了合适的时代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