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第52章 食盐(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最新章节。

“然而饭馆和店铺则不然。”

“它们每日消耗大量盐品。”

“这才是京都盐业稳定的客户来源,也是盐铺持续盈利的关键所在。”

夏白用温热的毛巾擦拭手臂后,再次放入热水中浸泡。

黑娃的想法,京都盐业内部有不少人都持有相同观点,都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不过是多余之举。

但夏白从未认同这种看法。

他的目标从来不是挤兑其他盐商,也不是单纯地卖盐,而是要掌控市场。

一旦应天府的市场被垄断,他并不会停止脚步,而是继续扩展业务。

这也是为何他前两个月频繁往返于寿州和滁州的原因——提前布局。

他确实答应了朱标只限于应天府经营,但他并未承诺过不将‘京都盐业’向外发展,只是以开设分店的形式逐步占领寿州府与滁州府,再逐渐向北方扩张,最终南下,彻底垄断整个食盐行业。

不过,夏白也发现了些许问题。

赚钱确实不易。

在他的过往认知里,制盐是个利润丰厚的行当。

初入此行时,他也抱有同样的想法,以为轻轻松松便可赚取数万乃至数十万两白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这极度剥削民众的体系下,除去盐税与盐引的成本,一斤盐的实际利润仅五文钱。

卖出五十万斤,所得不过二百多万铜钱。

折算成银子,也就两千多两。

一年下来,扣除开头月份的异常收益,真实的利润大概只有一到两万两。

这还是在完全掌控应天府盐业供应的前提下。

若还有别的盐商分一杯羹,利润只会更少,即便如此,这依然是暴利,却绝非那种轻松月入上万、年收百万的行业。不过夏白并不着急,单凭应天府的收益是远远不够的。

但若放眼整个北方,甚至是全国,那就足够了。

他曾私下向户部官员打听过,大明如今每年产盐五亿斤。

如果他能控制大部分市场,一年的纯利润就能达到两三百万两。

甚至只需稍作提价,便可赚得盆满钵满。但这并非夏白所愿,所以他一直在有意压低价格,不愿走上以“盐”谋财的歪路。

他想打破现有的盐政体制。

同时逐步推广蒸汽机制盐的技术。

让公营与*并存,在相互竞争的内卷中,使食盐始终保持供过于求的状态,从而维持在一个较低的价格水平。

完全的公营垄断犹如一把*剑,他也害怕失去控制。

他未来在各地设立的“盐业分部”,是为了守住底线、调控市场,并非真的为了销售食盐。

黑娃点头表示理解,若有所思。

他其实并未完全明白,但夏大哥这么做必定有他的考量。

他对夏白充满信任,坚信夏白不会犯错。

黑娃接过夏白用过的热水,迅速赶往应天府,要把消息尽快传达。

夏白摇摇头。

他没去了解今天的销量。

也不需要知道。

这样的商业模式,连后人都难以承受,又何况是当代人呢?

给这个时代一点来自未来的震撼。

他即将着手的任务,是规划一套薪酬制度。过去通过创新奖励来激励工人的方式已成过往,工人们能够提出的创意和解决方案终将趋于枯竭。

薪资才是长久稳定的途径。

只是夏白还在犹豫一件事——是否要设立“所得税”。

在他看来,所得税非常必要且不可或缺。

大明当前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官员和士绅不交税。

他想要构建的体系是利用缴纳所得税的工人阶层逐步进入朝廷,将那些免税的士绅驱逐出权力中心,进而改变现有的税收格局,让所有官吏都需缴税。

夏白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最终,他下定了决心。

还是要把税收纳入计划。

可以将标准设定得很高,确保目前盐业中的工人无人能够达到,但必须要有。

可以选择暂时不用,却不能完全缺失。

在他心中,京都的盐业就如同一个制度试验田,用来测试各种新制度的。如果遭到过多反对,就说明不适合;若争议不大,则可以继续推广。

夜色愈发浓重。

夏白一边思考一边伏案入睡。

近来他实在太疲惫了。

他的脑海中不断盘旋着几个问题:何时建立工农学校?何时普及蒸汽机?何时编写系统化的科学教材?何时展开扫盲行动……

身怀利器,必遭猜忌。

夏白早已明白这一点。

他一直行走于生死之间。

然而,他也找到了应对之策,就是将怀中的“利器”公之于众,让所有人都了解并运用它,这样才能稳如走钢丝,一步步推动社会改革。

属于大众的,才是天下的,也才会有未来。

------------

次日清晨。

刚刚醒来听到黑娃带来消息的夏白,愣了一下。

“花纶要见我?”

夏白眉头微蹙,对这一情况感到困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