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长生?从四合院当海王开始

第173章 易中海回来了(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双休长生?从四合院当海王开始》最新章节。

五月三日,四九城,炮局胡同。

烈日下,易中海夫妻搀扶着聋老太太,步履蹒跚走出看守所大门。

他们的案子终于尘埃落定。

通过白寡妇,找到了好几位聋老太当年同事。

她们都是一起逃脱控制的,手里或多或少有些书信证据。

白寡妇是其中一位后人,这些年偶尔会和聋老太联系。

何大清也洗刷了冤屈,过段时间应该就回来了。

黄金大洋依法没收,政府补贴了聋老太五百块钱,另外还会按月发放五块钱生活费,直到她去世。

易中海夫妻始终坚称没有偷到钱,赃款也遍寻无果。

但没人信他们的狡辩,当晚只有夫妻二人去过何家,不是他们还能有谁?

夫妻俩欲哭无泪,只能无奈认下。

好在,何大清害怕给前朝高官做饭的事情暴露,也没说实话,涉案金额少了很多。

56块大洋和一条小黄鱼,按汇率一块大洋抵一块钱,金子1块2一克,拢共没超过一百块钱。

除去赔付过的三十块大洋,剩下的聋老太太给补上了。

易中海毕竟是中级工,手艺扎实,又是初犯,且积极退赃,再犯可能性低。

三人已经关押大半年了,当即就释放了。

两名巡捕将三人带到南锣鼓巷街道办交接,将三人事迹告诉了工作人员。

“人交给你们了,平时多盯着点。”

巡捕对王干事叮嘱完,又转头严肃警告易中海,“以后好好做人,别再进来了!”

易中海浑身一颤,这大半年来罪真是受够了,忙不迭点头,“政府放心,我一定好好做人!”

至于聋老太真实身份,没有外传,免得被人打死。

王干事给三人上了一个多小时教育课,随后喊来贾张氏,“张大姐,这是你们院里的,领回去吧,以后可要重点关注一下。”

贾张氏答应一声,似笑非笑瞥了易大妈一眼,心里说不出的得意。

不过转脸看向易中海时,眼神复杂。

曾经在她心里,老易可比老贾和老何强多了,是个伟岸高大的男人。

她那么讨厌易大妈,何尝不就是因为眼前男人,在心里留下了影子?

可如今,三十出头的易中海头发全白了。

站在那儿,好似条断了脊梁的老狗,萎缩胆怯,哪还有以前的半点男子气概?

易中海低着头,闷声说,“王干事,我不想回原来院子了,能不能麻烦你们给换个房,小点儿都行.....”

王干事对前因后果门清,没给好脸色,呵斥道,“怎么,想换个地方继续坑人?我告诉你,没门!

收起你那些小心思,以后老实做人!

95号院子对你知根知底,才没有无辜群众会上当!”

“张大姐,赶紧把人领走,要不是政策不允许,这种人我真想毙了!”

王干事也是战场上下来的,脾气火爆,半点情面没留。

那一身杀伐气息,让易中海缩了缩脖子,没敢再说。

贾张氏赶忙应了声,领着人走了。

一行四人进了院子,顿时引起了轰动。

没上班的大姑娘小媳妇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那不是易家吗?没被枪毙呀?”

“这种黑了心的也能放出来?”

“呸!和这种人住一个院子,真她娘恶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黑太子
明末黑太子
崇祯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奸相主政,党争不断,勋贵贪腐,藩王暴敛,国库告罄,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边塞危急,风卷狼烟,强虏铁蹄,频频叩关,朝廷兢惧,社稷将倾,最后一个汉家王朝行将覆灭……
牛笔老道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