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规则怪谈:她不是雨姐》最新章节。
“仔细看我那张图。平行世界的数量是有一个极限的。”
“在人类灭亡之前,虽然他每一次死亡都会被传送到下一个平行世界。”
“但是这个传送也有一个极限。”
“玩家必须在所有的平行世界都灭亡之前,醒悟出来,然后达成游戏的通关条件,离开游戏。”
顾十七大概听懂了。大胡子研究的是平行世界理论,而且他自己弄了一套模型,把宗教转世也解释了。
“你说的平行世界,平行世界里,有先后顺序吗?”
“准确的说,每一个世界都是同步发生的。”
“未来是已经注定的,过去也注定了,当下也是注定的。”
“只不过,在小世界里有两个参量,定数是生死,变数就是按规则衡量的,比如说维护世界良性运转的行为,可以增加维护分,维护分又可以兑换一些抵扣券,用来抵扣灾祸。”
“所以小世界的两个参量,定量是生死,动量是维护分。”
“在每一个平行世界的我,都会在今年。写下来,关于平行世界的秘密。”
“这是作为一个时间节点触发的。每一个平行世界都有我。”
“我在扮演教授之前,也扮演过一些别的职业。都是同步发生的。”
“学过计算机的应该都知道。服务器的承受是有极限。”
“我们的世界不可能运转无穷尽可能性的程序。没有那么牛逼的服务器,没有那么牛逼的芯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也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级别能用的。”
“我们这个世界的级别,充其量就是给玩家升级用的。不是什么大世界,就是很普通的小世界。”
顾十七听的很有意思,“照你这么说,神仙故事也是假的了?”
“神仙不是说自己能飞天遁地吗?其实是自己的意识飞出去,能够自由穿梭在各大维度之间,修仙小说里边写的腾云驾雾,那是npc在封建社会还不理解空间维度,没有物理学导致的。”
“我爱推崇科学修炼,一切法术都不是封建迷信。只是科学物理上的能量转化。道家的宗教典籍在封建社会因为缺乏物理学教育他写了很多东西给你一种玄乎叨叨的感觉。”
“所谓的玄学,归根到底都是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化,又是空间变化的一种形式。”
“宇宙的本质,就在空间两个字上。一切文明都建立在空间之上。理解了空间,我们就可以打通空间通道,理解与探索平行世界。”
“照你这么说,你已经打通了空间了。你也去过平行世界了。”顾十七想到前不久他曾经见过两个人,一个叫做程墨,这个男人身边还有个女的。
他们两个人自称是来自于平行世界。专门前来他这个世界对他进行点拨。
很不可思议。但是这也不由得让他相信了平行世界的存在。
『我去过这个时空错乱的世界。时空管理局,他也有自己的极限。
在无限宇宙里也有敢和他对着干的势力,你可以叫他们魔域。我和平行世界的自己见过,不过在梦里我应该是四维状态下的,他是三维生命。
那个世界的他应该还没打开天眼。所以他感受不到我。
有这么一帮傻逼科学家想把那个圆周率算尽。来证明我们的人生不是注定的,这些人都是傻逼。
那人家设计圆周率的时候就不让你算尽,单独写一个圆周率的无穷程序不就行了吗?
圆无穷和时间线有啥关系都不是一个维度的。
这帮科学家想拿三维的东西证明四维的事,这就叫,刻舟求剑。』
“你的说法很有意思,但是你怎么证明呢?”
大胡子继续说,“想要证明我们世界是被制造的试验场,只需要找到宇宙中是否存在为了节省计算资源而对“远处”或“未观测”区域进行简化处理的痕迹。”
大胡子在解释宇宙被创造的问题上时,是这样讲的。
『从科学角度看,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洞察力。如果宇宙是模拟的,计算资源必定有限,那么未观测区域的简化处理应该是最可能暴露的破绽一一就像游戏里远景贴图模糊化处理那样。我已经找到了三个漏洞。
1.量子力学最核心的诡异特性之一就是波函数坍缩和观测者效应。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在没有被测量时,处于所有可能状态的叠加态(波函数描述)。只有当进行测量(观测)时,它才会“坍缩”到一个确定的状态。
薛定谔的猫的思想实验,生动地体现了这种“渲染延迟”:盒子不打开,猫的状态(死/活叠加)就不需要被确定。
2.量子纠缠粒子对无论相隔多远,测量其中一个的状态会瞬间确定另一个的状态,似乎违反了光速限制(爱因斯坦称之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在模拟框架下,纠缠粒子对的状态关联性,可能只是模拟系统数据库中的一条预设的全局关联记录。当对其中一个粒子进行测量(触发对该粒子的“渲染”)时,系统会同时更新这对纠缠粒子的状态记录(或根据预设规则生成结果),这并不需要粒子间传递任何物理信号,因此不违反光速限制。这本质上是系统内部的数据处理,而非真实的超距作用。节省的资源在于避免了实时计算纠缠粒子间复杂的、超光速的相互作用。
3.全息原理:提出一个区域内的所有物理信息(包括描述三维空间及其内部物体所需的信息)可以被完全编码在该区域的二维边界面上。就像全息图,一个二维表面承载了三维图像的全部信息。
这被一些支持模拟假说的人解读为宇宙“信息存储方式”的线索。模拟系统可能不需要为三维空间的每一个点存储独立的信息,而是采用更高效的全息压缩方式,将信息存储在低维“边界”上。
当需要呈现三维空间的某个局部细节时(例如被观测时),系统再根据边界信息“解压缩”渲染出该区域。这极大地节省了存储和计算资源。未被观测区域的细节,可能只以压缩的边界信息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