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一人之下,烽火铸铁》最新章节。
“那是什么?”汽艇上的日军发出惊呼。
李维辰的红丝絮突然变长,卷着玉簪飞向江面。簪头的母蛇在半空化为碧色光带,钻入江水中。刹那间,江面掀起巨浪,浪头拍向汽艇,将几艘艇掀翻,落水的日军在浪中挣扎,却被突然出现的鱼群围攻——那些鱼的鳞片泛着金光,显然是被地脉之气滋养的生灵。
“这是龙山的回应。”李维辰望着翻涌的江面,心中一片清明,“你敬地脉一尺,地脉还你一丈。”
江面上的激战持续了半个时辰,最终日军的汽艇全军覆没。李维辰站在山顶,看着渐渐平息的江面,怀中的三物光芒渐弱,重新变回不起眼的石头。他知道,地脉之力不能滥用,这次是龙山护着自己人,下次若再轻动,恐怕会引来新的灾祸。
山洞里的百姓欢呼着跑出来,有人燃放起自制的爆竹,噼里啪啦的声响在山谷中回荡,像在庆祝新生。刘老实捧着一碗热腾腾的草药汤走过来:“李先生,喝口暖暖身子。”
汤里放了活血藤和野参,喝下去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彻夜激战的疲惫。李维辰看着眼前的人群,突然想起南京城的老王头,紫金山的灰袍人,还有静心观的赵观主——他们都不在了,却又好像都在,在风中,在土里,在每个幸存者的笑容里。
“接下来去哪?”刘老实的声音打断了思绪。
李维辰望向江南的方向,那里的天空被硝烟染成灰色,日军的主力还在渡江,上海、苏州、杭州……还有无数城市等着被拯救。他摸出怀中的玉簪,簪头的碧色蛇灵微微颤动,像是在催促。
“往南走。”他将汤碗递给刘老实,断尘剑归鞘的刹那,剑穗扫过腰间的三物,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听说天目山有阴阳宗的分坛,他们在那里炼制‘血玉符’,用活人精血养玉,能挡子弹。”
抱着婴儿的妇人突然开口:“我男人以前在天目山烧炭,说那里的黑风口有座废弃的道观,观里的壁画上画着三个穿道袍的人,手里拿着和李先生一样的石头。”
李维辰心中一动,三一门的典籍里提过,明末清初时,三门重宝曾被分藏三地,天目山正是其中之一。看来阴阳宗的分坛不是偶然设立,他们早就盯上了那里的秘密。
“那就去天目山。”他转身向江南走去,红丝絮在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像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线,“带上所有能走的人,我们边走边招人。”
刘老实招呼着百姓收拾行装,有人背上仅存的粮食,有人扛起受伤的同伴,那个绣着梅花的婴儿被裹在最厚的襁褓里,小拳头紧紧攥着,仿佛握住了整个春天。
队伍缓缓向南移动,脚印在龙山脚下连成串,像条蜿蜒的龙。李维辰走在最前面,断尘剑的剑尖偶尔在地上划一下,刻下新的符号——那是三一门的“守心咒”,每个字都带着地脉的温度,仿佛在说:只要有人守着,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
江面上的风还在吹,带着硝烟的味道,也带着泥土的清香。远处的天际线,一架日军侦察机正缓缓飞来,机翼上的膏药旗在阳光下刺眼。李维辰抬起头,握紧了怀中的三物,红丝絮在袖管里微微震颤,像在期待新的战斗。
他知道,这一路会比龙山更凶险,阴阳宗的血玉符、日军的重炮、还有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阴谋……但他不害怕。因为身后的队伍里,有会治病的村医,有能引路的山民,有抱着婴儿的母亲,还有无数双渴望安宁的眼睛。
这些人,就是比三门重宝更强大的力量。
队伍走进江南的丘陵地带时,路边的野花正在绽放,粉的、黄的、紫的,像撒在绿毯上的星星。抱着婴儿的妇人哼起了江南小调,曲调婉转,带着淡淡的忧伤,却又充满韧性。李维辰的脚步随着曲调放缓,断尘剑的剑穗在风中轻轻摇晃,与歌声应和。
天目山的轮廓在远方越来越清晰,黑风口的雾气像条玉带,缠绕在半山腰。那里的阴阳宗分坛还不知道,一支由百姓组成的队伍正在靠近,他们没有重武器,没有邪术,只有三颗守护安宁的石头,和一颗永不屈服的心。
而在分坛深处,一个穿猩红长袍的老者正抚摸着块血色玉符,玉符里映出李维辰的身影。老者的指甲漆黑,划过玉符的刹那,符上的血纹突然亮起,像无数条细小的血蛇,在玉符表面缓缓游动。
“三一门的小崽子,终于来了。”老者的声音嘶哑,像两块石头在摩擦,“血玉符就差最后一个祭品了,用你的纯阳血点睛,就能炼出不死之身……”
他身后的石壁上,刻着幅巨大的地图,上面用朱砂圈出了十几个红点,从江北的龙山到江南的天目山,再到岭南的十万大山,最后指向西南的青藏高原,每个红点旁都标注着两个字:“龙脉”。
玉簪在李维辰的怀中微微发烫,簪头的碧色蛇灵突然立起,望向天目山的方向,信子快速吞吐,像是在预警,又像是在兴奋地等待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