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西跨院,不差钱!

第15章 录音算证据吗?(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开局西跨院,不差钱!》最新章节。

赵队长接过钱包,数了数里面的钞票,确认无误后示意队员做好记录。

他随即指派两名队员跟随贾东旭前往中院,确保所有被取走的物品都能被找回。

同时,他将钱包中的钱递给了赵安,物归原主。

陈安接过钱后,也叫陈凡和林惜也跟随前往中院,协助队员们清点并核对被取走的物品。

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追回物品本身,更是让贾家无法再抱有侥幸心理。

不久,贾东旭和两名队员在一些住户的协助下,带回了被取走的自行车、粮食和肉等物品,集中放在人群中央,占去了一大片地方。

大家的目光如聚光灯般,纷纷投向已经放到人群中间地面上的各种物品上,琳琅满目。

应有尽有,令人咋舌,并在心中默默盘算着价格。

永久牌28英寸自行车1辆,

华生牌台扇摇头扇1台,

铁壳保温瓶1个;

白面20斤、大米10斤、玉米面50斤、

鸡蛋3斤、腊肉20斤,土豆10斤,

芝麻油2两、花生油1斤、豆油1斤,

酱油1斤、食盐1斤以及其他零散调料少许。

随着物品越来越多,周围人的惊呼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瞬间升温。

陈安一看这情况,鼻子都快气歪了,脸色铁青,望着贾家母子,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你们真是贪得无厌啊,你们这是要把我们家搬空?”

随即转身对赵队长说:

“赵队长,这些可都得详细登记了。这么多东西,可不是他们一句‘借的’就想了事的?想打发我们?蒙混过关?哪有这么容易!”

赵队长点点头,也严肃起来,吩咐队员仔细记录每一项物品,并询问陈安这些物品的购买价格。

陈安说道:“这辆永久牌自行车,我记得当时是花了158元,

这台摇头扇花了161元,

还有这个铁壳的保温瓶7.6元,

面粉每斤0.17元3.4元,

大米每斤0.13元1.3元,

玉米面每斤0.08元4元,

鸡蛋每斤1元3元,

腊肉每斤1.14元22.8元,

土豆每斤0.2元2元,

芝麻油每斤0.85元0.17元,

花生油每斤0.79元,

豆油每斤0.78元,

酱油每斤0.27元,

食盐每斤0.15元,

其他零星的我就不计算了。

我算算多少,一共是365.26元。

啧啧,再加上刚刚的200块,总共是565.26元。

赵队长,这数额,如果算成抢劫罪的话,

足够让他们尝尝‘花生米’的滋味了吧?”

赵队长点点头,严肃地说:

“这确实得好好调查一下。”

然后让队员看好贾家母子,今天必须把他们带回去好好审一审了。

刘海中看着贾东旭惨白的脸色,心中不禁一阵恼火,恨得牙痒痒。

他恼羞成怒的对贾张氏吼道:

“你们怎么拿了这么多东西?

拿了这么多怎么不早点说?!!”

然后,刘海中立马翻脸,讪笑着对赵队长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