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第85章 这简直算是逆天改命(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最新章节。

战斗结束后,朱雄英俘虏了不少蒙军,还有不少高级将领。他立刻收缴了所有武器盔甲,因为这些装备能让士兵实力大增。没了装备,蒙军基本没了反抗能力。

不过这次,他对降兵态度有些不同。以往中央军攻西边,抓到大批俘虏都会拆散分到各队中快速消化。但现在……

当年朱雄英选择招降这些俘虏,其实也是没别的办法。一开始,大明的军队规模并不算太大。哪怕往西边打的时候,中央军还是有损失的。如果这些降兵没有新兵补充,长期下去军队肯定撑不住。而且朱雄英还想继续往西推进,那就得调整战略。

他仔细考虑后,决定吸收沿途投降的士兵。毕竟那时候的士兵大多不是因为忠君爱国才参军,很多人只是想混口饭吃。甚至有不少是被迫入伍的,对国家也没什么归属感。这正好给了朱雄英招降的机会。

中央军的待遇一直很好。大明本来就挺富庶的,虽然元末战乱严重,但建国后经济迅速恢复。加上朱雄英的新政推动,大明发展更快。

短短几年,国力就增长了好几倍。百姓手里有钱,朝廷更不用说,于是中央军的待遇越来越高。

在中央军当兵,简直成了普通人快速赚钱的门路。而且朱雄英规定,士兵阵亡后,家里能领二十年抚恤金。这笔钱相当可观,能让家属立刻变成富户。

对普通百姓来说,只要能在中央军干几年,这辈子就不愁吃穿了。这对苦了几千年的老百姓来说,诱惑实在太大。

朱雄英当时招募了那么多士兵,主要是因为大明的人口虽然有限,但他的目标是征服整个西方世界。就算大明把大部分人都征召为兵,依然远远不够。

尽管这些年国家经济有所发展,人口的增长还是受自然规律制约。一个人从小到大得十几年,一代人差不多二十年,即便现在生活改善了,人口爆发式增长也需要时间。

朱雄英明白单靠本土军队不足以应对西方的战事,所以他接纳了一些投降的士兵。不过他把这些降兵彻底打散,基本没什么影响。

一旦分散开来,彼此失去联系,他们的原有组织也就失效了,成了独立的个体。

古代军队对士兵的掌控很大程度依赖将领的感情纽带和裙带关系。中层军官通常只忠于自己的将领。一旦将这些部队拆散,士兵就只能服从上级指挥。

此外,把降兵分散到正规军中也有监视作用。毕竟这些降兵名义上效忠朱雄英,如果新来的降兵有什么异常举动,老兵会立刻压制。

通过这种方式,只要核心部队不受损,就能不断吸纳新的投降兵力。于是大明的军队一路西进,人数不仅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为日后百万大军奠定了基础。现在,他们进入了《神雕侠侣》的世界。

朱雄英不愿收纳蒙古帝国的降兵,是因为这种方法本身有缺陷。首先,收纳降兵会让军队短期内战斗力下降。

中央军经过多年战斗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战术思路,而降兵的作战方式完全不同。大量陌生士兵涌入,必然扰乱原有战术节奏,这期间中央军实力也会被削弱。

如果在此时遭遇战斗,压力过大,那降兵只能作为炮灰,避免拖累主力。

若是直接把降兵编入队伍,必然经历磨合期的阵痛。朱雄英当然不想遇到这种麻烦。毕竟这里是蒙古帝国的地盘,一旦中央军跨过长江,很可能就会与敌方主力交锋。

朱雄英不得不慎重考虑。

即便蒙古帝国存在,他也绝不会收降兵。现在中央军人数已足够,甚至从崇祯那里调来了更多兵力。如今的中央军已有千万之众,还从别处招募了两亿人。

朱雄英已无兵源之忧,自然无需收纳蒙古降兵。

实际上,朱雄英心里明白,关键在于装备。中央军之所以强大,在于拥有先进武器。若要接纳降兵,就得给他们提供武器。但以目前情况看,这是不可能的。

既没了大明,也没了装备来源,没有新式武器,降兵就无法融入中央军。

朱雄英打从一开始就对这些投降的蒙古士兵没抱什么好脸色。在他看来,处理这些降兵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全卖给大宋。

朱雄英对付以前那些世界,都是靠这种方法搞定的。甚至是他现在用的这个系统,最初设计时就是用来做买卖的。

大宋现在已经快撑不住了,要是皇帝也想变强,能跟朱雄英谈条件的地方可多了去。

大宋这个世界,在所有世界里,算是交易需求最大的一个了。

刚开头,朱棣的世界也好,那个叫什么的世界也罢,朝廷都挺有实力的,国家的基本架构还在。它们缺的就一点——力量。

只要朱雄英能提供军队支持,这两个国家就能迅速强大起来。

即便是倚天屠龙记里的世界,也跟大宋不太一样。当时元朝末期,中原遍地都是义军,北方也被义军掌控着。不过那时明教要是想夺回中原,会简单不少。

可现在的大宋就不一样了,想收复中原不容易。它已经在南方待太久,已经变成个名副其实的南方政权了。

目前的情况是蒙古大军压境。如果朱雄英给大宋提供兵力,收拾南方倒还行。

但要是想再统一中原,恢复成普通汉人王朝的样子,就没那么简单了。北方早就脱离大宋统治很久了,南方也没什么归属感。还有些北方势力跟蒙古相处得更好。

所以大宋要重新统一中原,必须得到北方势力的认可。仅靠武力是不够的。

要是大宋真有这个志向,就需要明朝的帮助。还得靠外部力量。

这会儿的大宋才有可能真正崛起。这一点,宋朝皇帝赵基跟明朝的皇帝们差得太远了。

别说收复南方土地,连赶走蒙古军队的念头,赵椹都没。

朱雄英跟赵基达成了某种协议,同时也打算帮助消灭建康城的敌军。

很明显,赵基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拖个几年就行,别的都不太在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