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第302章 乡思(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最新章节。

愿意听故事,这好办,李承乾自己的八卦之心也不小,别的国家的历史,现成八卦,一直都是他的电子榨菜。

听李承乾讲完印度神话,李世民不禁感叹:“你说了这一堆,我对玄奘大师都不抱什么希望了,那样一片国土孕育出来的宗教,能是什么正常的宗教。朝廷下场支持,迟早要被其反噬。”

李承乾沉默片刻,尴尬一笑:“所以,您猜一下,历史上为什么会有灭佛运动?”

“那有没有灭道?”

李承乾道:“这个打压的更狠。”

李世民道:“道家清静无为,怎么也被打压?”

李承乾暗道:李唐认祖李耳,自己排的戏,演久了假戏真做,真当道士都是与世无争的。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虽是后人杜撰,不过也颇为符合道家行事风格。”

李世民问道:“哪一句话?”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贫道张角,请大汉赴死。”

言简意赅,李世民秒懂,和尚只是贪财,道士是造反,如此看来,后面那个更应该压制。

“父亲当年打王世充,不就有个道士说您有天命,如今您是大唐的陛下。那位道长是否招摇撞骗,臣不知道,可您就说这是不是事实?”

李世民笑笑,巧合也好,有真才实学也罢,一旦预言成了现实,就有机会成为动乱的来源。

“比起倭国的乱伦史,印度这个都不算啥,毕竟印度只是神话,倭国是真的做到了兄妹通婚,母子通婚,父女通婚,爷爷娶孙女儿。”

“真的吗?”

李承乾点头:“比四个九的金子还真。”

“讲来听听。”

李承乾侃侃而谈,讲起了倭国的乱伦史。

李世民听完,不禁感叹了一句:“你之前同我说,曹操养贾诩,每次觉得品德上有奎,找贾诩谈一谈,发现自己是个君子。听你说完倭国的乱伦史,我觉得印度都正常了许多。”

李承乾沉默片刻,他不赞成皇帝的观点,强jian蜥蜴、母牛和山羊,摩托车排气管等等,相对而言,日本只是皇室被神话之后,出于政治考量的变态,印度单纯就是变态。

“这个印度能成为一个国家,他们的领导人,应该也有不少故事的。”

说到领导人,不得不提甘地,李承乾继续讲甘地的生平故事。

李世民的三观再次被刷了一遍:“靠绝食抗议要求别人同意他们建国,按照这个思路,我到玄武门去绝食抗议,李建成是不是要把太子之位双手奉上?李元吉更是羞愧的要去自裁了。

华夏人让倭人杀掉两万万,就能唤醒倭人的良知,让他们回到倭国,华夏就能重新富强。我实在理解不了,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怎么会是这种玩意儿?还圣雄?”

李承乾道:“这个国家,给人的感觉,就是抽象。”

李世民道:“印度和华夏交过手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以神魂为引,肉体为祭,缔造神兵,不入轮回,身死,不悔。-岑子青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穿越的一天,甚至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惜为他献祭了性命。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却没想到会重生成为拍卖世家岑家的三少降生。因神魂受损,岑子青修炼举步维艰,只好躺平当个废柴。但父母爱子心切,硬是用钱给他送到了‘名牌学院’修炼。岑子青不忍心辜负父母的心意,只好含泪挥别米虫的生活,跟舅舅去学院混日子。
咸鱼娇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