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第217章 胜利(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最新章节。

共津码头的铜铃在第七日清晨变了调。不是轻快的跳音,也不是沉涩的呜咽,而是被箭簇穿透的颤音 。

黑浪军的楼船黑压压压过 horizon,船头的 “征” 字旗被海风灌得鼓鼓囊囊,旗角的獠牙纹在朝阳下泛着冷光。

“是新调集的主力。”

老兵把船桅碎片塞进怀里,往 “拓海号” 的船舱走,那里堆着阿雪连夜织的软甲,锦缎里混了鲛绡,刀砍上去会顺着纹路滑开。

他经过货舱时顿了顿,去年埋下的稻粟混种已冒出青苗,须根顺着船板的缝隙往深海钻,像无数双攥紧船底的手。

板垣的算盘珠子在这天裂了缝。

他本在算 “修补箭孔需多少桐油”,算珠碰撞的脆响突然变成沉闷的磕碰 —— 最边缘的那颗水晶珠上,竟映出楼船甲板上的景象:个扶桑少年正把唐式的弩箭往箭囊里塞,箭杆上缠着半片蜀锦,纹样是樱花缠卷草,与阿雪弟弟怀里的那块一模一样。

“这账算不清了。”

他把裂开的算珠捡起来,指尖的 “度” 字光纹突然灼痛,像有无数根细针在扎。远处传来楼船撞向码头的巨响。

他抬头时看见波斯商人的香料袋滚了一地,胡椒的金斑混着扶桑漆料的暗红,在石板上洇出奇怪的花纹,倒像是谁在地上画了幅残缺的海图。

阿雪在仓库的织机旁垒了道锦缎墙。蜀锦、吴绫、扶桑木棉布层层叠叠,她指尖的 “织” 字光纹亮得发烫,每根经线里都缠了三根纬线。

唐的蚕丝、扶桑的木棉、还有老兵从船桅上拆的麻线。

“这样箭射不透。”

她对蹲在旁边的弟弟说,少年手里还攥着那半片绣着 “友” 字的锦缎,血痕已干成暗褐色,像朵凝固的花。

子夜时楼船的火光照亮了仓库的窗。有支火箭穿破屋顶,落在锦缎墙上烧出个洞,阿雪伸手去捂时,却发现火苗在碰到 “缘” 字光纹的地方打了个旋,变成簇蓝盈盈的小火苗,把烧焦的边缘燎成圈银边。

“是阿姐的靛青。”

弟弟突然喊,那火苗的颜色,正像染坊里新调的颜料。

墙外传来厮杀声,夹杂着熟悉的号子 —— 是老舵手在指挥水手把货箱推下水,制造障碍。

阿雪突然想起三十年前的航海图,广州湾的 “同饮一湾水” 朱痕在火光里闪了闪,她抓起织机上的经线往窗外抛,丝线在空中连成道光网,正好接住个从楼船上跳下来的人影。

是个扶桑少女,怀里抱着卷织锦,布料被海水泡得透湿,上面的樱花纹却在光网里慢慢舒展,与阿雪的卷草纹缠成股。

“我娘说,要是打仗了,就把这个还给共津的织娘。”

少女的唐话说得磕磕绊绊,却准确地指着锦缎角落的暗纹。

“这里藏着染料配方,唐的茜草混扶桑的紫草,颜色百年不褪。”

阿雪摸那暗纹时,光网突然剧烈震颤。远处黑浪军的主舰上传来巨响,像是有人在凿船板,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惊呼 —— 有艘楼船的 “征” 字旗倒了,桅杆上飘起块粗布,上面用胭脂写着个歪歪扭扭的 “织” 字。

板垣在 “同庆” 楼的残垣里找到了新账本。不是他平日记的商事,而是黑浪军丢弃的军册,泛黄的纸页上记着 “军械损耗”“粮草余数”,最末页却用铅笔写着行小字:“昨日分到的唐饼,比家乡的梅干饭团甜。”

字迹被泪水晕开,在 “损耗” 二字旁边洇出片模糊的圆。

“你看这账。”

他把军册递给智海,算盘在怀里突然自己动起来,水晶珠噼啪乱响,算出的数字却越来越奇怪。

“扶桑士兵携带的唐式铜镜:三十七面”“刻着唐字的扶桑刀:五十二把”“会说唐话的伙夫:十一人”。最后算珠停在 “战死士兵怀中的唐物” 这栏,数字后面跟着道长长的破折号,像道没算完的等式。

智海正用铜炉煮茶,炉底的 “和” 字光纹把茶汤映成琥珀色。他往军册上泼了点茶水,晕开的墨迹里竟显出幅浅淡的图案:是共津码头的轮廓,扶桑的楼船与唐的商船并排泊着,桅杆交缠像两棵共生的树。

“他们的笔,早就记着咱们的码头了。”

他指着图案里的 “拓海号”,船帆上的 “拓” 字旁边,有人用墨点画了朵小小的樱花。

码头的厮杀在午时暂歇。老舵手带着人清理战场,在艘搁浅的楼船底发现了更惊人的东西:舱壁上刻满了唐式的诗,字迹稚嫩,像是初学写字的孩童所书。

“‘海内存知己’,这是我教过的。” 老舵手摸着 “知己” 二字的刻痕,突然想起三十年前那个总爱跟着他学诗的扶桑小水手,“他说要把唐人的诗刻在船板上,这样航行时就像有人在跟他说话。”

第十五天的黎明,黑浪军的楼船突然停了进攻。共津码头的人们趴在锦缎墙后张望,看见对方的甲板上乱成一团。

有士兵在烧 “征” 字旗,有伙夫把唐式的蒸笼搬出来,还有个穿铠甲的将领,正把幅织锦往桅杆上挂,那纹样阿雪一眼就认出来了:是她去年织的 “樱花缠枝锦”,边角还留着她特意绣的 “共” 字暗纹。

“是遣唐使的后人。”

智海捧着那卷三十年前的航海图,图上的朱笔在晨光里泛着暖光.

“他们船底刻着‘同饮一湾水’的地方,正对着咱们的淡水港。”

他突然往仓库跑,阿雪正在那里补被箭射穿的锦缎墙,裂开的纹路里,扶桑少女带来的织锦与她的蜀锦正自动咬合,像两截断骨在慢慢愈合。

板垣的算珠在这天发出了最清亮的响声。

他算出 “重建码头需三十船木料” 时,发现账册背面不知被谁写了行扶桑假名,智海翻译出来是 “我有二十船樟木”。

更奇的是,当他把 “唐需漆料五十桶” 与 “扶桑有漆料八十桶” 对齐时,指尖的 “度” 字光纹突然炸开,无数光点落到双方的船上,楼船的木板与码头的石板开始共振,发出 “嗡嗡” 的鸣响,像无数把算盘在同时算账。

老兵在 “拓海号” 的船板上找到了太郎的名字。不是刻在正面,而是藏在船底的缝隙里,旁边还有行小字.

“大周二十三年,与二郎共修此船,愿海不扬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