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514章 西凉之谋二(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杨家天下》最新章节。

因此,待朕此次再度征讨西凉归来后,便会即刻传下旨意,明令禁止我大周一朝无论今后哪一代君主在位。

哪怕是面临国家灭亡之危局,也绝不许以和亲之举来求得一时苟安。

至于那苦肉计嘛!

诸位都是饱读史书的智者,苏秦车裂引刺客、要离断臂刺庆忌,这些事情,我想你们知道应该比我更清楚。

通过自残自身、损耗己方大量利益,只为给敌人造成更大的损伤从而获取胜利。

这样的胜利,无非就是两败俱伤,两者都是输家。

这样的胜利,究竟又能有何实际意义呢?

无非是以巨大的代价换来一场惨胜罢了。”

这?

三人不由得一愣!

随后对着杨升拱了拱手,什么都没有说。

杨升对着三人说道:“好了!今天的事情就到这里了。

公达,由你亲自提笔给马腾、韩遂去一封信,我们给他们来个先礼后兵。

元皓,传令下去我们三天后整军出发!

文和,电令徐荣同步进兵金城郡,让他小心韩遂麾下的大将阎行!”

“臣等领命!”

杨升静静的坐在那里。

他凝视着那逐渐消失在视线尽头的三个人影,他的目光深邃而凝重,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自 184 年从那场惊心动魄的黄巾之乱开始,至今196年已然过去了整整十二个春秋。

这十二年来,天下局势变幻莫测,风云激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讨伐董卓之战以及徐州之战等重大战役相继上演,但除此之外,大规模的战争并未频繁爆发。

然而,就在这片广袤的河北大地之上,却悄然孕育着一股蓬勃发展的力量。

在杨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激励之下,河北地区的人口数量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

如今,河北已经掌控了青、冀、幽、并、辽、雍、东、夷八州之地,人口总数已逾三千万之众!

不仅如此,每年新生婴儿的数量更是以令人咋舌的速度递增。

截至今年六月,新生儿人数便已高达一百六十万之多!

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或许用不了十几年,单单一个河北之地的人口规模便能超越大汉王朝曾经的鼎盛时期。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探索,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尽管许多新兴事物才刚刚崭露头角,尚显稚嫩和青涩,但它们无疑已经踏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

只要假以时日,不断积累经验并持续创新改进,相信这些科技成果必将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想到此处,杨升不禁暗自思忖起来:如何才能进一步巩固现有的优势?

怎样推动各项事业更快速地前进?

又该采取何种策略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与变数……

种种思绪在他脑海中交织盘旋,犹如一幅错综复杂的战略蓝图正徐徐展开。

如今袁绍、刘表等人所统治的地域范围里。

也未曾经历过曹操在徐州展开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以及李傕、郭汜在关中地区引发的混乱局面。

然而即便如此,这些地方加起来的总人口数量顶多也就只有两千多万而已。

一旦凉州的局势得以平定,接下来就必须要开始精心策划如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以神魂为引,肉体为祭,缔造神兵,不入轮回,身死,不悔。-岑子青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穿越的一天,甚至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惜为他献祭了性命。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却没想到会重生成为拍卖世家岑家的三少降生。因神魂受损,岑子青修炼举步维艰,只好躺平当个废柴。但父母爱子心切,硬是用钱给他送到了‘名牌学院’修炼。岑子青不忍心辜负父母的心意,只好含泪挥别米虫的生活,跟舅舅去学院混日子。
咸鱼娇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