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350章 搅动风云十一(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杨家天下》最新章节。

他接着说道:“第二就是彰显一下他的军容、军威,让天下诸侯知道他的强大。”

刘表也摇头道:“杨升在河北的动作已经被一众诸侯探得差不多了。

那么最重要的大军怎么可能没人探呢?

就连我都知道杨升麾下几乎全员披甲,还都是铁甲。

他完全没必要彰显。”

蒯良看了一眼面前的棋盘。

低声说道:“杨升的实力,主公知道可其他人没见过。

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想到派人去打探。

也或者说他们就未必会相信那些都是真的。

所以杨升此行就剩下最后一个可能了。

杨升想拉着袁绍和曹操一起和他消耗粮草!”

这?

刘表错愕了一下!

这可能吗?

杨升吃饱了撑得?

要知道乱世已经来临了,一众诸侯虽然还没有人称王称霸。

但割据之势已经很明显了,每一分钱粮对于众人来说都弥足珍贵。

蒯良解释道:“主公!你知道杨升在河北有多少耕地吗?他又有多少钱粮?”

刘表摇了摇头。

蒯良自问自答道:“在下派人打探过,杨升在并州推行了亩产数百石的粮食。

而且他之前就大肆扶持民间的工匠。

主公喜欢的瓷器、白糖、纸张、书籍、美酒。

还有我们现在常用的香皂、卫生纸、暖壶、玻璃等等,都是他扶持这些能工巧匠的产物。

我们为了购买这些东西又付出了多少钱?”

这?

刘表深深感觉到了罪恶感,感情自己这些年是一直在资敌啊!

可是?

不仅自己这样干,好像天下的诸侯都是这样。

他们治下的商队都在从河北贩卖这些东西过来。

甚至一些人还有自己的商队,甚至还不止一支。

如何禁止...。

嗯!?

他不由得想到之前杨升发行纸币。

刚开始是准备禁止任何人使用和流通的。

但他在刺史府刚提出来,就遭到了众人的一致反对。

后来经过蒯良的一通分析,他才知道。

这东西和河北产出的东西挂钩。

如今河北只认这个东西。

他如果禁止使用纸币,也就意味着他要单方面放弃和河北的交易。

要是他禁止麾下和治下的人购买纸张这些东西,估计他自己就会先被人给噶了。

再说他自己就接受不了从书写、阅读都方便从纸张,退化回使用竹简和绢布的日子。

还有那精美的瓷器,美酒,这些怎么能轻易就割舍掉。

也正因为纸张的出现,绢布的价格才降了下来。

才让更多的百姓有衣服穿。

这可能怎么办?

蒯良也看出了刘表在想什么。

苦笑着说道:“主公啊!禁止是禁止不了的。

一但我们禁止这些东西,估计不等别人进攻我们,我们就会自己崩溃了。”

刘表也苦笑着问道:“就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了吗?”

蒯良笑了笑,说道:“有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把这些技术都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那时...”

刘表摇了摇头,说道:“我想天下的各路诸侯都打过这个主意。

但为何数年过去了,却没有人能成功呢?”

蒯良继续笑了笑,说道:“根据我们的探子来报,杨升不仅在晋阳。

他也在洛阳、邺城、蓟县、襄平都设立了所谓的工业园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以神魂为引,肉体为祭,缔造神兵,不入轮回,身死,不悔。-岑子青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穿越的一天,甚至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惜为他献祭了性命。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却没想到会重生成为拍卖世家岑家的三少降生。因神魂受损,岑子青修炼举步维艰,只好躺平当个废柴。但父母爱子心切,硬是用钱给他送到了‘名牌学院’修炼。岑子青不忍心辜负父母的心意,只好含泪挥别米虫的生活,跟舅舅去学院混日子。
咸鱼娇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