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风再起

第337章 送崇祯去马达加斯加(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风再起》最新章节。

他强撑着病体,在乾清宫一遍遍批阅着各地告急的灾荒奏疏,焦头烂额,却束手无策。减膳?撤乐?那点象征性的节省,杯水车薪!

他愤怒地斥责户部无能,痛骂地方官匿灾不报,甚至怀疑是上天降罚……却从未想过,也无力做到,像眼前这般,将万里之外的丰饶,如此高效、如此磅礴地掌握在手中,化为实实在在的、堆积如山的粮食!

“仓廪实…府库充…何愁饥馑…” 崇祯喃喃地重复着李长风的话,每一个字都像淬毒的针,狠狠扎进他早已千疮百孔的心。巨大的荒谬感、锥心刺骨的悔恨、以及一种被彻底碾碎的帝王尊严,如同滔天巨浪,瞬间将他吞噬!

他猛地挣脱侍卫下意识搀扶的手,踉跄着向前几步,扑倒在船舷边。浑浊的老泪再也无法抑制,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泪水冲刷着脸上积攒多日的污垢和风霜,留下道道沟壑。他望着岸上那无边无际的金色稻田,望着码头上那巍峨的白色米山,望着那些在烈日下劳作的黝黑身影,发出一声撕心裂肺、如同受伤孤狼般的悲号:

“粮…粮食啊!朕的百姓…朕的子民…嗷——!!!”

那哭声凄厉、绝望,充满了无尽的悲怮与自责!他并非为自身流亡而哭,而是为那千千万万在饥馑中痛苦挣扎、最终倒毙于沟壑的明朝子民而哭!为他的无能,为他的王朝那根深蒂固的痼疾,为这咫尺天涯般的丰饶与他治下饿殍遍野的惨景之间那残酷到极致的对比而哭!

他颤抖着伸出手,似乎想抓住那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稻浪与米山。手指在空中徒劳地抓挠着,最终无力地垂下。身体顺着船舷滑落,瘫坐在冰冷的甲板上,肩头剧烈地耸动,泣不成声。那曾经挺直的帝王脊梁,此刻佝偻成一团,在海风中瑟瑟发抖,卑微如尘。

李长风静静地站在一旁,海风吹动他黑色的衣袍。他没有安慰,没有嘲讽,只是沉默地望着这片由他意志掌控的、象征着无尽生命力的南天粮仓,又看了看脚下那蜷缩在甲板血泪横流、彻底崩溃的前朝帝王。这无声的画面,胜过千言万语,为那个逝去的、挣扎在饥饿与战乱中的旧时代,敲响了最后一声绝望的丧钟。

第三站:巴达维亚(雅加达)——万邦辐辏

离开烟尘蔽日的吕宋,船队折向西南,穿越赤道无风带,终于抵达了此行的中转枢纽——爪哇岛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

甫一进入港口,崇祯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港湾内桅杆如林,帆樯蔽日!悬挂着李长风日月旗的巨轮与形形色色的异国商船混杂在一起:有高耸着三根桅杆、悬挂十字旗或米字旗的西洋盖伦帆船;有船身低矮、绘着狰狞神像的暹罗(泰国)大船;有船帆上绣着新月标志的阿拉伯三角帆船;甚至还有皮肤黝黑、操着听不懂语言的土着划着独木舟在巨轮间穿梭叫卖……码头上人声鼎沸,各种语言、各种肤色、各种服饰的人流交织涌动,如同一幅活生生的《万国来朝图》!

然而,这幅图景的核心与主宰,却无比清晰。

码头上维持秩序、身着笔挺深蓝制服、手持燧发铳的士兵,是汉人。

最高大的货仓上飘扬的旗帜,是日月旗。

指挥调度、声如洪钟的港务官员,是汉人。

那些衣着光鲜、趾高气扬的西洋船长、商人,在遇到港务官员或巡逻士兵时,无不立刻换上谦卑甚至谄媚的笑容,点头哈腰,操着生硬的汉语或熟练的当地通事(翻译)急切地解释着什么。当看到李长风一行人在大批随从护卫下登岸时,许多外国商人更是远远地便躬身行礼,眼中充满了敬畏。

“此地为‘南洋贸易总署’所在,”李长风的声音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自矜,“四海商货,皆聚于此。生丝、瓷器、茶叶、南洋香料、印度棉布、西洋火器、南洋锡矿……凡天下有价之物,皆在此交易流通。我设关税,定规则,保航道,故万国商旅,莫不宾服。”

崇祯行走在巴达维亚繁华而充满异域风情的街道上,看着那些金发碧眼、高鼻深目的泰西人,那些头裹布巾、皮肤黝黑的印度人,那些穿着纱笼、婀娜多姿的南洋女子……这些来自遥远异邦、曾在传闻中或被视为蛮夷、或被想象成奇形怪状的存在,此刻却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而他们,无一例外,对统治此地的汉人,对李长风的旗帜和士兵,都表现出一种近乎本能的恭敬甚至畏惧!

一个红头发、大鼻子的荷兰商人,正对着一位汉人税吏点头哈腰,双手捧上一份文件,满脸堆笑。那卑微的姿态,与崇祯记忆中那些在乾清宫趾高气扬、要求通商甚至割地的“红夷”使者,判若云泥!

“臣服…万邦臣服……” 崇祯喃喃自语,声音干涩。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有身为汉人看到异族俯首的莫名悸动,有对李长风竟已掌控如此广阔天地的深深震撼,但更多的,是一种锥心刺骨的悲凉与荒谬。他朱明王朝坐拥神州正统三百年,所求不过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然而直到社稷倾覆,也未能真正实现。而眼前这个崛起于海疆、被他视为“僭越”的李长风,却在这万里重洋之外,用他无法理解的力量和方式,轻而易举地做到了!这煌煌盛景,如同一面巨大的、无声的嘲讽之镜,照见他和大明那虚妄的“天朝上国”迷梦的彻底破碎。李长风所掌控的世界,早已超出了他所能想象的边界。

终点:马达加斯加岛——遗世桃源

带着巴达维亚给予的巨大心理冲击,船队再次拔锚,横渡浩瀚的印度洋。航程漫长而单调,唯有海天相接的蔚蓝和无尽的波涛。

终于,在某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海平线上的薄雾时,一片巨大的、宛如漂浮在碧海之上的翡翠般的陆地轮廓,缓缓出现在众人视野中。

“到了。”李长风的声音打破了甲板上的沉寂,“此地,便是马达加斯加岛(Madagascar)。”

船队缓缓驶近。眼前的景象让所有疲惫绝望的流亡者们,眼中不自觉地燃起了一丝微弱的希冀之光。

海岸线蜿蜒曲折,点缀着洁白的沙滩和嶙峋的黑色火山岩。岸边生长着郁郁葱葱、形态奇特的植物,高大的猴面包树如同撑天的巨伞,形态各异的仙人掌、芦荟遍布沙丘,色彩艳丽的热带花卉点缀其间。目光越过海岸,是连绵起伏、覆盖着茂密热带雨林的绿色山峦,云雾缭绕其间,充满了神秘而原始的生命气息。更远处,岛屿中部是广阔的高原,地势较为平缓,气候温和。

“此岛远离中土大陆,孤悬海外,”李长风指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声音带着一种安排妥当的从容,“东西长约一千六百里,南北最宽处约八百里,为世界第四大岛。东海岸湿热多雨,森林密布;西海岸较为干旱,草原广袤;中部高原凉爽宜人,最宜人居。岛上物产丰饶,稻米、木薯、甘蔗、咖啡、香料、珍贵木材……应有尽有。更有金、铁、宝石等矿藏。”

船队驶入一处天然深水良港(如迭戈苏亚雷斯湾)。港湾平静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苍翠的山峦。岸边,一片崭新的、融合了中式与南洋风格的建筑群落已经建成。青砖灰瓦的大宅院,宽敞的仓库,整齐的农舍,甚至还有一座小巧的学堂。大片开垦好的良田环绕着聚落,绿油油的秧苗在风中摇曳。码头上,早已等候在此的李长风属吏和当地雇佣的仆役,恭敬地列队相迎。

“自今日起,”李长风转过身,目光平静地扫过甲板上所有神情复杂的流亡者,最后落在神情木然的崇祯脸上,“此岛,便是尔等安身立命之所。朱先生,还有诸位,”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已在此为尔等备好宅邸、田产、仆役、钱粮。此地气候温润,土地肥沃,远离战火纷扰。你们可以在此耕读传家,颐养天年,做一个富足的田舍翁,平安终老。这,便是李某能为故国旧主,尽的最后一份心意。”

海风轻柔,带着热带岛屿特有的湿润与花草芬芳。阳光洒在崭新的屋瓦上,泛着温暖的光泽。港湾平静,远山含翠。眼前的一切,安宁、富足,如同世外桃源。

崇祯站在船头,望着这片将成为他最终归宿的陌生土地,望着码头上那些迎接他们、却眼神陌生的面孔,再回望北方那早已消失在茫茫海平线后的故国方向。没有激动,没有欣喜,只有一种无边无际的、沉重的疲惫和一种彻底的放逐感。帝王霸业,江山社稷,忠奸恩怨,都随着这万里波涛,沉入了深不见底的印度洋。

他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带着咸腥与泥土芬芳的空气,闭上了眼睛。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认命的空洞。他迈开脚步,踏上了马达加斯加坚实的土地。身后,是卸下所有历史重负、也失去所有历史坐标的、最后的“大明”遗民。

一个新的、与世隔绝的、属于流亡者的时代,在这片遗世独立的岛屿上,悄然开启。它的名字,或许可以叫做“遗忘”。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