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九州民间志》最新章节。
不知过了多久,屋里突然安静下来,那股子腐臭味也散了。王木匠试探着摸了摸身边的火石,“咔嚓”一声点亮,油灯重新燃起,屋里又有了光亮。
他抬头往床头看去,一下子愣住了。
墙上的钟馗图还挂着,只是画上钟馗手里的宝剑,好像比刚才更亮了些,剑上缠着的小鬼,原本圆睁的眼睛,这会儿却闭了起来,嘴角像是还往下滴着什么,在红袍上洇出一个个深色的小点。
再看狗剩,烧已经退了,小脸红扑扑的,正咂着嘴睡得香,嘴角还挂着点口水。
“狗剩!”婆娘低呼一声,扑到床边,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不烧了!真的不烧了!”
王木匠也松了口气,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他看着那幅钟馗图,突然觉得画上的钟馗,好像比刚才更威严了些,那双环眼,像是真的在盯着他看,带着股子说不出的正气。
第二天一早,狗剩醒了过来,看见王木匠就喊“爹”,声音虽然还有点虚弱,却清亮得很。他说夜里做了个梦,梦见个穿红衣服的大胡子叔叔,手里拿着宝剑,把一个黑乎乎的东西砍成了碎片,还摸了摸他的头,说以后没人敢欺负他了。
王木匠两口子听得直抹眼泪,对着钟馗图又磕了三个头。
三天后,王木匠带着画去还周先生。刚走到巷口,就看见好多人围着赵家的空宅院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昨天在后院挖出个东西!”
“啥东西啊?”
“像是个死孩子的骨头,都烂得差不多了,旁边还扔着个布娃娃,看着瘆人得很!”
王木匠心里一动,挤进去一看,果然见几个衙役正在院子里忙活,后院的土里挖出来个小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些零碎的骨头,旁边还扔着个灰扑扑的布娃娃,正是狗剩那天从院子里捡回来的那个。
旁边一个老太太叹着气说:“唉,前几年赵家不是丢过个小孙子吗?才一岁多,说是掉进井里了,找了三天才捞上来,早就没气了。怕是那孩子死得冤,怨气不散,缠着人呢。”
王木匠这才明白,狗剩是被那枉死的孩子缠上了。他心里越发感激周先生,赶紧抱着画轴往墨香阁走。
周先生接过画轴,展开看了看,突然“咦”了一声。王木匠凑过去一看,只见画上钟馗的宝剑上,原本缠着的小鬼不见了,剑刃上多了几滴暗红色的印记,像是干涸的血迹。
“周先生,这……”
周先生捋着山羊胡,眯着眼睛笑了:“看来是这小鬼戾气太重,连钟馗都看不过去,直接收了去。也好,省得再害人。”他把画重新卷好,“这画啊,也该歇歇了。”
王木匠拿出钱,非要塞给周先生,周先生推辞不过,收了五十文,说够买几刀宣纸的就行。
从那以后,清河镇的人都知道,周先生有幅能显灵的钟馗斩鬼图。有人想买,有人想借,周先生都一概回绝,只是每年除夕前,会把画挂在门口三天,说让钟馗出来转转,保镇上平安。
王木匠后来给周先生打了个结实的画框,用上好的梨木做的,周先生很是喜欢,把钟馗图装在里面,挂在堂屋正中。
有时逢年过节,王木匠会带着狗剩去给周先生拜年,狗剩每次看见那幅钟馗图,都会指着画说:“爹,就是这个大胡子叔叔救了我!”
周先生听了,总会摸着狗剩的头笑:“可不是嘛,这钟馗啊,就是专管这些不平事的。”
秋老虎过去,天渐渐凉了。清河镇的青石板路不再发烫,老槐树叶又绿了起来,蝉鸣声也变得温和。王木匠依旧在自家门槛上刨着木板,狗剩在旁边追着蝴蝶跑,婆娘在屋里哼着小曲择菜,日子就像门前的河水,安安稳稳地淌着。
只是偶尔有晚归的人,会看见墨香阁的窗户里,透出一点昏黄的灯光,灯光里好像有个高大的影子,铁面虬髯,手里握着把闪亮的宝剑,静静地守着这一方小镇的安宁。
有人说,那时周先生还在画画,也有人说,是钟馗显灵,在看着清河镇的百姓。不管是真是假,镇上的人心里都踏实得很,因为他们知道,只要那幅钟馗斩鬼图在,就没有什么邪祟敢来作祟。
这故事一传十,十传百,渐渐传到了别的镇子,甚至传到了开封府。有人专门来清河镇看那幅画,周先生总是闭门不见,只说画是家传之物,不是用来炫耀的。
后来,周先生年纪大了,把画传给了他的徒弟。那徒弟也学着周先生的样子,平日里把画收得好好的,只在除夕前挂出来三天。
再后来,清河镇遭过一次水灾,墨香阁被淹了,人们都以为那幅钟馗图肯定没了。没想到水退了之后,徒弟在废墟里找到了那个梨木画框,画轴用油纸包着,一点没湿,只是画上钟馗的红袍,好像比以前更鲜艳了些,像是刚染过的一样。
徒弟抱着画,对着废墟磕了三个头,说:“师父,您看,钟馗他老人家,还在呢。”
又过了许多年,清河镇变成了清河县,墨香阁换了好几个主人,但那幅钟馗斩鬼图,一直都在。有人说在战乱时被士兵抢走了,有人说被道士拿去做法了,但总有见过的人说,在某个寻常百姓家的堂屋里,见过一幅钟馗图,画上的钟馗豹头环眼,铁面虬髯,手里的宝剑亮得晃眼,像是随时能从画上走下来,斩尽天下不平事。
而那些听过钟馗斩鬼图显灵故事的人,总会在遇到难处时,心里默念一句“钟馗在此,百鬼回避”,好像只要这么一念,就有股子正气从心底涌上来,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
就像王木匠常说的:“这世上啊,总有管不平事的人,不管是人是神,只要心里有正气,就没有摆不平的邪祟。”这话他跟狗剩说过,狗剩又跟自己的孩子说,一辈辈传下去,就像那幅钟馗图一样,在清河县人的心里,扎下了根。
如今再去清河县,还能看到墨香阁的旧址,只是早已改成了茶馆。茶馆墙上挂着幅新画的钟馗图,是当地画匠仿的,虽然不如老画有神韵,但往来的茶客看见,总会念叨几句当年的故事,说那老画如何显灵,如何护着一方百姓。
茶馆老板是个年轻人,听得多了,也学着老辈的样子,每年除夕前把画挂在门口三天。有孩子问他:“老板,这画真能显灵吗?”
老板就笑着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但你得记住,心里有光,就不怕黑。”
这话,倒真有几分当年周先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