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综影视:过分觊觎》最新章节。
英华殿的屋檐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姜琳贴着墙根,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侍卫。夜里的紫禁城比白天更加森严,每走几步就能听见侍卫的脚步声和铠甲摩擦的声响。
她攥紧怀中的玉佩,感受着它传来的微弱热度。自从发现玉佩可能指引着什么,她就计划着夜探英华殿。白天那里有喇嘛诵经,只有深夜才有机会潜入。
"再转过这个墙角就到了..."姜琳默念着,心跳如擂鼓。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她急忙闪身躲进一处假山后。两名侍卫举着火把走过,嘴里还小声议论着近日废太子的事。
"听说八阿哥失宠了?皇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训斥他结党营私呢。"
"嘘,小声点!主子们的事哪是我们能议论的?不过八阿哥平日待人温和,倒是可惜了..."
脚步声渐远,姜琳松了口气,继续向英华殿摸去。胤禩被康熙公开训斥的事已经传遍宫闱,这对一向以"贤王"形象着称的他打击不小。虽然表面上他依旧从容淡定,但姜琳能看出他眼中的失落和困惑。
英华殿前出奇地没有守卫。姜琳轻手轻脚地推开门扉,溜了进去。殿内弥漫着浓郁的藏香味,几盏长明灯在佛前摇曳,照亮了层层叠叠的经卷和佛像。
玉佩在她手中突然变得滚烫。姜琳倒吸一口冷气,差点把它扔出去。借着长明灯的光,她看见玉佩内部的纹路正在变化,那些原本模糊的线条现在清晰可辨,组成了一个奇特的图案——像是一幅星图,又像某种符文。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她喃喃自语,在殿内缓缓走动,观察玉佩的反应。
当她走到西北角的一个经架前时,玉佩的光芒突然增强,几乎要透过她的指缝溢出来。姜琳屏住呼吸,仔细检查那个经架。上面摆满了蒙尘的佛经,看起来很久没人动过了。
她随手抽出一本《金刚经》,翻了几页,没什么特别。又取下一卷《华严经》,依然毫无发现。正当她准备放弃时,指尖碰到了一本藏在最里面的薄册子,封面已经泛黄破损,没有书名。
姜琳小心翼翼地取出这本小册子,翻开第一页。上面的文字让她浑身一震——那是一种她从未见过却又莫名熟悉的文字,像是汉字与某种符号的结合体。更奇怪的是,当她盯着看时,那些文字竟然开始在她脑海中自动"翻译"!
"时空逆行...灵魂穿越...媒介..."她断断续续地理解着这些文字的含义,心跳加速。
这是一本关于穿越时空的古籍!
姜琳的手微微发抖,急切地翻阅着。书中记载了一种名为"时空逆行"的现象,说是有缘人可通过特定媒介在不同时空间穿梭。其中一页还画着一个与她玉佩极为相似的图案,旁边标注着"钥匙"二字。
"找到了..."她激动得几乎要叫出声来。这本书可能就是她穿越的关键!
正当她准备仔细阅读时,殿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姜琳慌忙将古籍塞回原处,吹灭手中的蜡烛,躲到一尊大佛后面。
门被推开,一个黑影走了进来。借着月光,姜琳认出那是一个太监,但不是普通的太监——他穿着高级太监的服饰,举止谨慎,似乎在寻找什么。
那人径直走向刚才姜琳翻动过的经架,开始检查经书。姜琳屏住呼吸,生怕被发现。太监翻找了一会儿,突然停在那本无名古籍前,将它抽了出来。
"奇怪,怎么有人动过?"太监低声自语,声音尖细,"主子说得没错,果然有人来查这个..."
姜琳心头一紧——这个太监是谁派来的?四阿哥?还是康熙本人?无论如何,她必须尽快离开。
太监翻阅了一会儿古籍,似乎确认无误后,又将它放回原处,然后离开了英华殿。姜琳又等了一刻钟,确认安全后才悄悄溜出来,顾不上再查看古籍,直接返回了景阳宫。
回到自己的小屋,姜琳瘫坐在床上,额头沁出冷汗。今晚的发现证实了两件事:第一,她的穿越并非偶然,而是与这枚玉佩有关;第二,宫中还有别人知道穿越的秘密,并且正在监视相关线索。
"必须告诉胤禩..."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自己否决了。穿越的事太过离奇,胤禩会相信吗?就算相信,他会怎么看待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
更重要的是,那个监视古籍的太监背后是谁?如果是四阿哥胤禛...姜琳打了个寒颤。历史上最终获胜的雍正帝心思缜密,手段狠辣,若他察觉有人知道穿越的秘密...
窗外,东方已经泛白。姜琳将玉佩藏好,决定先睡一会儿,天亮后再想办法继续调查。
接下来的几天,姜琳表面上如常侍奉良妃,暗中却时刻留意着关于英华殿和那本古籍的消息。胤禩自被康熙训斥后,来景阳宫的次数减少了,每次也都是匆匆来去,面色凝重。
"琳丫头,你最近心神不宁的,可是有什么心事?"一天午后,良妃突然问道。
姜琳正在为良妃捶肩,闻言手上动作一顿:"回娘娘的话,民女只是...担心八阿哥。"
良妃叹了口气:"禩儿最近确实不好过。皇上不仅撤了他的职,还派人查抄了他的几处宅邸,说是要查'结党'的证据。"
姜琳心头一紧——历史上康熙确实因此事对胤禩大加打压,甚至一度将他囚禁。"八阿哥现在..."
"他没事,只是更加谨慎了。"良妃拍拍姜琳的手,"你若有空,不妨去看看他。这些日子他总把自己关在书房,我担心他闷出病来。"
姜琳低头应是,心中却犹豫不决。一方面,她想帮助胤禩度过这个难关;另一方面,她又担心自己穿越者的身份会给他带来更多麻烦。
机会来得比她预想的快。当天傍晚,一个小太监来景阳宫传话,说八阿哥请姜姑娘去书房一趟。
胤禩的书房比上次来时更加凌乱,奏折和书籍堆得到处都是。他本人正伏案疾书,听到通报才抬起头。姜琳心头一颤——才几日不见,胤禩眼下已经有了明显的青黑,整个人瘦了一圈,只有那双眼睛依然清亮有神。
"姜姑娘来了。"胤禩放下笔,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坐吧。"
姜琳行礼后坐下,忍不住问道:"八阿哥近日可好?"
"无妨。"胤禩摆摆手,"不过是些朝堂风波,见惯了。"他说得轻松,但紧绷的下颌线出卖了他的真实情绪。
"八阿哥唤民女来,有何吩咐?"
胤禩沉吟片刻:"姜姑娘见识不凡,我想听听你对近日朝局的看法。"
姜琳心头一跳。自废太子风波后,朝中局势日益紧张。康熙虽然复立了胤礽为太子,但父子猜忌更深;胤禩一党遭到打压;其他皇子也各怀心思...
"民女愚钝,不敢妄议朝政。"她谨慎地回答。
"此处只有你我二人,但说无妨。"胤禩直视她的眼睛,"我...需要你的见解。"
这声"需要"让姜琳心头一热。她深吸一口气:"既如此,民女斗胆直言。皇上复立太子,却心结未解。八阿哥此时宜静不宜动,宜退不宜进。"
"你是说,我应当完全退出争储?"胤禩皱眉。
"非是退出,而是转变方式。"姜琳斟酌词句,"八阿哥可知'韬光养晦'之意?"
胤禩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你是让我装愚守拙?"
"民女只是认为..."姜琳鼓起勇气,"皇上现在最忌惮的就是阿哥们的野心。若能专注于实务,不结党,不营私,或许能重新赢得圣心。"
胤禩沉默良久,突然苦笑:"姜姑娘所言极是。只是...人在局中,有时身不由己。我背后有一批追随者,他们的前程性命都系于我身,岂是说退就能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