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

第62章 如果没有必要决心,他守不住!(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最新章节。

浓烟裹挟着刺鼻的火药味,在金山县城的上空翻滚,仿佛一只择人而噬的巨兽。

几架倭军飞机呼啸而过,炸弹如雨点般落下,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

城墙在颤抖,碎石瓦砾四处飞溅。

倭军的炮兵阵地也开始咆哮,炮弹拖着尖锐的啸声,撕裂空气,狠狠砸向城内。

金山县城,瞬间化为一片火海。

与金山县城隔江相望的松江城外,炮火更加猛烈。

炮弹如同密集的鼓点,敲打着守军的阵地。

爆炸掀起的泥土和残肢断臂,在空中飞舞。

硝烟弥漫,遮天蔽日,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67军的士兵们,在炮火中奋力抵抗,但面对倭军猛烈的炮火,伤亡惨重。

一轮炮击过后,阵地上只剩下一片焦土,残缺的尸体和呻吟的伤兵,触目惊心。

相比之下,金山县城内的367团,却显得异常平静。

得益于事前的充分准备,倭军的轰炸和炮击,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太大的伤亡。

“狗日的倭寇,炸得还挺欢!”

367团团长李云霄,放下望远镜,啐了一口。

他脸上沾满了灰尘,眼神却依旧锐利。

金山县城外,倭军国崎支队气势汹汹地发起了进攻。

他们嚎叫着,端着刺刀,像一群饿狼般扑向城墙。

密集的子弹,如同泼水般倾泻而来。

但367团早有准备,依托坚固的工事,顽强抵抗。

子弹打在城墙上,溅起阵阵火星,却无法阻止守军的反击。

倭军的进攻,一次又一次被打退。

与此同时,松江城外的战况,却急转直下。

倭军第六师团,凭借优势兵力和火力,突破了67军107师的防线。

107师的士兵们,浴血奋战,但终究寡不敌众。

阵地被撕开一道道口子,倭军如潮水般涌入。

107师伤亡惨重,多名旅长、团长壮烈牺牲。

鲜血染红了阵地,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松江战况的急报,飞速传到金陵。

常公为此大发雷霆,怒斥67军如此之快就丢了松江。

与此同时,身在国防委员会的何敬之也接到了常公的命令。

“死守松江?!”

何敬之看着手中的电报,眉头紧锁。

他知道,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67军已经伤亡惨重,士气低落,根本无法抵挡倭军的进攻。

但是,军令如山,他不得不执行。

“命令67军,不惜一切代价,死守松江!”

何敬之咬着牙,下达了命令。

“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决不能后退一步!”

金山县姚家大院,367团的临时指挥部。

刚刚击退倭军的进攻,战士们终于可以喘口气。

疲惫的士兵们,或坐或躺,抓紧时间休息。

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包扎伤口,有的在啃着干粮。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汗水的味道。

“三炮,你那炮打得真他娘的准!”

一个满脸污垢的士兵,冲着三炮竖起了大拇指。

三炮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

“要不是老子的战防炮,那些倭寇早就冲上来了!”

三炮得意地拍了拍身边的战防炮。

这门战防炮,是367团的宝贝,在刚才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李云霄和王子隆,坐在一块石头上,讨论着战局。

“子隆兄,你怎么看?”

李云霄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黑太子
明末黑太子
崇祯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奸相主政,党争不断,勋贵贪腐,藩王暴敛,国库告罄,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边塞危急,风卷狼烟,强虏铁蹄,频频叩关,朝廷兢惧,社稷将倾,最后一个汉家王朝行将覆灭……
牛笔老道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