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第124章 山河告别,大明新主(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最新章节。

朱元璋的病情在短暂的好转后再度恶化。冬日的寒气似乎专门与老皇帝的气数纠缠在一起,无情地消耗着他最后的元气。万历二十七年腊月初八,天色阴沉,宫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股凝重的气氛。

朱雄英跪坐在龙榻前,小心翼翼地给祖父擦拭额头的冷汗。自从病情转重以来,他寸步不离地守在祖父身边,亲自照料,哪怕朝中有再多急事,也是匆匆处理后立即返回。

"雄英..."朱元璋睁开浑浊的双眼,声音微弱却异常清晰。

"孙儿在此,祖父请节哀保重龙体。"朱雄英赶紧俯身向前。

朱元璋缓缓抬起枯瘦的手,朱雄英立刻双手捧住。这双手曾经握剑开疆拓土,如今却已经如此苍老。

"不必讳言,朕...时日无多了。"朱元璋艰难地转头看向窗外,"这天下...是朕一刀一枪打下来的,不容有失。"

朱雄英喉头微动,强忍泪水:"祖父放心,孙儿定不负所托。"

"朕知道你能行。"朱元璋的目光依然炯炯有神,"这些年看着你长大,朕很欣慰。你比你父亲强,也比其他皇子强。大明...交到你手上,朕很放心。"

他费力地抬起另一只手,示意朱雄英靠近些:"雄英,江山社稷,今日正式交予你手。治国以民为本,切记朕的教诲。"

朱雄英再也抑制不住情绪,泪水夺眶而出:"孙儿一定牢记祖父教诲,励精图治,不负大明江山!"

朱元璋欣慰地点点头,目光逐渐变得深远:"朕...去见你父亲了。他若问起,朕会告诉他...他的儿子,做得很好..."

话音刚落,朱元璋的手突然失去了力量,缓缓滑落。朱雄英惊慌失措地握紧祖父的手:"祖父!祖父!"

太医立刻上前检查,随后面色沉重地退到一旁,向朱雄英行礼:"太子殿下,先帝...驾崩了。"

朱雄英如遭雷击,伏在榻前放声痛哭。那位叱咤风云的开国皇帝,就这样安详离世,享年七十一岁。

消息传出,整个皇宫陷入一片悲恸。文武百官闻讯赶来,跪伏殿前,痛哭失声。朱元璋虽然统治严厉,但开创了大明二百余年的基业,是当之无愧的一代明君。

丧钟响彻京城,讣告传遍全国。各地藩王、大臣、百姓纷纷建立祭坛,祭奠这位伟大的开国皇帝。举国上下,无不沉浸在深切的哀悼之中。

朱雄英在守孝期间表现出极大的孝心。他每日亲自料理祭祀事宜,夜不能寐,食不知味。即便处理朝政,也是在灵堂旁的偏殿中进行,以便随时祭拜。这份孝心,让文武百官无不动容。

"太子殿下夙夜忧思,如此孝心,实乃国之大幸!"兵部尚书邵元节感叹道。

唯一让朱雄英稍感安慰的是,各藩王包括朱棣在内,都派人送来了唁电,表达哀思,并承诺服从朝廷领导,共保社稷安宁。

朱雄英在回复时特别提到:"先帝在世时常挂念各位叔父安危,望诸位保重,共襄盛世。"既表达了情感,也暗含了对团结的期望。

百日守丧期满后,朝廷开始筹备登基大典。这是国家大事,必须隆重而又不失庄重。朱雄英亲自过问典礼细节,强调既要体现对先帝的尊崇,又要展现新朝的气象。

登基前夜,朱雄英独自一人在灵堂前长跪不起,向祖父作最后的告别:"孙儿明日就要登基为帝,从此肩负社稷重任。虽无祖父在侧指点,但孙儿必当牢记教诲,兢兢业业,不负所托。"

第二天清晨,天色格外晴朗。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群臣环拱。朱雄英身着冕服,神情凝重地走上大殿中央。司礼太监高声宣读登基诏书,宣布朱雄英正式即位,是为明仁宗。

朱雄英接过传国玉玺,高声宣告:"朕继承先帝遗志,当以民为本,励精图治,让大明更加繁荣昌盛!"

随后,他宣布了几项登基诏令:大赦天下,减免部分赋税;继续推行先帝未竟的教育、农业改革;加强边疆建设,巩固国防;重视科技发展,尤其是火器研制等。

诏令宣读完毕,文武百官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礼毕,朱雄英回到寝宫,独自一人静静地凝视着祖父的遗像。那幅画像是祖父壮年时所绘,目光炯炯,威严中透着睿智。

"祖父,孙儿不会让您失望的。"朱雄英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深知,守江山远比得江山更难。如今的大明虽已初步繁荣,但内忧外患依然存在。藩王势力尤其是朱棣的野心、北方蒙古的威胁、沿海倭寇的骚扰、西方新式火器的挑战……这些都需要他一一应对。

更重要的是,他必须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不辜负祖父的信任和期望。

第二天早朝,明仁宗朱雄英首次以皇帝身份临朝听政。他的第一道旨意是:"继续扩建学堂,推广新农法,加强火器研发。国家强盛,必须重视实学。"

朝臣们见新皇登基就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更加坚定了辅佐的决心。许多曾经犹豫的大臣,也逐渐被朱雄英的治国理念所折服。

下朝后,礼部尚书前来请示:"陛下,依照惯例,新皇登基应当大宴群臣,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朱雄英思索片刻,摇了摇头:"国丧未久,朕心忧先帝,不宜大肆铺张。将原本宴请的银两,一半用于祭奠先帝,一半拨给灾区赈灾。"

这一决定很快传遍京城,百姓们无不交口称赞新皇帝的孝心与仁德。

几日后,朱雄英召集内阁大臣商议国事。他开门见山地说:"诸位,先帝已去,但他的志向还在。我大明要强盛,关键在于几点:一是民生安定,二是科技发达,三是军备强大,四是政治清明。请诸位各抒己见,为朝廷献策。"

大臣们被皇帝的坦诚与务实所感染,纷纷献上切实可行的建议。朱雄英认真倾听,不时点头或提问,充分展现了一位明君的风范。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刚参观完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朱旺,穿越到了大明洪武朝朱元璋的御船之上。好消息:有系统!坏消息:系统不够给力,连导弹坦克歼星舰都不给!没关系,咱就算只靠脑子里的知识,灭个倭照样是轻轻松松!“老朱,我不装了,摊牌了,其实我是个神仙!不怕告诉你,大明是被倭国给灭的!“老朱,只要同意灭倭,你大孙子的命我救了!“老朱,这几种粮食叫玉米红薯和土豆,所以不要担心灭倭的粮草问题!“老朱,这是牛痘
枫桥十三夜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开元之治后,晚年的唐玄宗纵情声色,荒废朝政,附属诸国,不但久不纳贡,而且屡扰边境,再加上各地藩王拥兵自重,雄据一方,种种原因,导致大唐每况愈下,大有分崩离析之象。易林重获新生,有好多事情想要做……他想要纵横大唐,即使开局不顺也要力挽狂澜。梁羽游历天下,寻找心中明主……他想要一展抱负,践行纵横之道。卷入历史洪流的易林和梁羽,在与诸多势力的周旋角逐中,是否能逆天改命……
聚散流云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关于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大明已成历史,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附身到流亡吕宋的亡明皇孙朱和埸身上。最初,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朱和埸迷茫而丧气。然后……“帝国崛起系统已上线……“恭喜宿主获得系统全面强化!“恭喜宿主获得大明神机营官兵500人!全员配备米尼步枪。“恭喜宿主获得米尼步枪全套制造图纸。……在从系统获取高尖端武器的同时,朱和埸开展工业革命,大力发展军事科技,
咸鱼太暴躁
凹凸世界:这个少年有点受欢迎
凹凸世界:这个少年有点受欢迎
夜游被创世神召唤到了凹凸世界。开局就被他封印住了大部分的记忆,而且还被对方委托调查七神使,并传送到某个危险的地方。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某次意外让夜游觉醒出了创造之力。凯莉:“夜游,我要草莓味的棒棒糖。安莉洁:“我想要柠檬。嘉德罗斯:“夜游!别给渣渣们创造食物了!快跟我打一架!安迷修:“夜游,请问你为什么这么受女孩子的欢迎?夜游非常无奈。创造之力被其玩成应急食品,这是想和某位白毛漂浮物抢地位吗
凯莉大魔王
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
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
(架空历史)单身大叔李正华睡醒一睁眼,穿到了35岁的农家大汉身上,望着家徒四壁的房屋和五个跪在床前的孩子,他……
芋头扣肉又扣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