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北雄》最新章节。
草原部族牧民和东南亚野人谁更先进,谁又更为聪明这种问题,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草原上的人们向来逐水草而居,虽说有大致的势力范围,也屡屡能够建立强大的草原帝国。
但草原牧族没有根,今天是匈奴人,明天就是柔然人,接着还有突厥人,将来还有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
不同的部族之间,虽说都生活在亚洲北方的草原之上,可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传承存续的关系。
几百上千年过去,除了各自的风俗,服饰等等细节上的东西,生活方式从来没有改变过,他们也没有任何改变自己生活环境的欲(和谐)望和智慧。
比如说他们一直生活在马背上,战马对于游牧部族来说,就像是他们的另外一条生命,可他们就是不知道给他们的战马套上马缰绳,弄个马鞍子,或是发明个马镫。
草原上很多地方都缺水,牧民们宁肯沿着河流放牧,也从没有想过打井或是建造堤坝蓄水。
草原人的食物也很单一,几乎都是肉食,衍生出不少疾病。
可牧民们一直就这么熬下去,既不会去探究疾病的来源,总结经验以保证人口的繁衍,也就更不会去尝试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
千年前在骑马放牧,千年之后还是在骑马放牧。
千年前的匈奴人穿着皮袍子,千年后的突厥人依旧穿着皮袍子。
这就是草原部族,基本上没有创造能力。
东南亚的土着说实话要强上一些,只是身处热带,亚热带的种族大家都了解,过于懒散,战斗力堪忧。
比起苦寒之地的草原部族来,天然贫弱,几乎没有形成强大帝国的条件。
…………
“李道宗这不声不响的,却是做出了大事,是想借此回朝献捷?”
李破看完李道宗的捷报以及附上的亲笔禀奏,笑着道了一句。
这太明显了,李道宗不会无缘无故的去打真腊,朝廷也没有给他下诏。
说起来真腊这几年一直岁供不断,都是作为扶南的属国和扶南一起朝贡的,再挑剔的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李道宗伐真腊的借口是,真腊人擅杀都护府使者。
这是前汉惯常的操作,派出使节,送你几个人头,然后借机征伐,在前汉那样的庞然大物面前,无论是西域小国还是东南亚的丛林野人,谁也顶不住。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在当时可不是一句空话,那真的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报复回来的。
往阴暗些想,也许那会朝堂上的汉室君臣们,最喜欢听到的就是汉使被杀的“噩耗”了。
…………
“李道宗行汉时旧举,借故兴兵,伐殁友邻,不能听之任之,臣以为当下诏责之,免开先例。”
说这话的自然是谏议大夫孙伏伽,在皇帝身边待久了,他已经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不能和以前一样就事论事。
不然他只要一开口,皇帝准保有不好听的话在等着他,若是他坚持己见,那之后十天半个月的,他手边的公务就会骤增,还都是些类似比较难办的事情,让他纠结的彻夜难眠。
如此这般几次下来,孙伏伽也疲了,不再那么循规蹈矩,连皇帝的私生活都时常想关心一下。
作为谏议大夫,有规谏之责,不过孙伏伽现在琢磨出了另外一番味道,皇帝不愿说出口的,他就要提一提。
有些事上群臣可能产生的争议,他就会把争议先在皇帝耳边说一遍。
至于皇帝怎么决断,合不合乎他孙伏伽所思所想,那都不重要,反正皇帝总有自己的道理……
就像现在,李破轻轻摇了摇头,“南海都护府远在偏僻之地,哪能事事奏闻?朕之前也许其专断之权,若有责备,岂非出尔反尔?孙卿这是要陷朕于不义啊。”
孙伏伽……
就知道会是这样,可他还是满头黑线。
李破拍了拍奏折又道:“李道宗颇有远见,卿也看了他的奏报,就没看出些什么来?”
这才是考验近臣的地方,孙伏伽并无迟疑,微微躬身道:“李都护多次在奏报中提及海事。
今年山东市舶司开埠之日,臣听闻来往于朝鲜,扶桑的海船遍布海上,数以千计,至市舶司记录入档,时人皆称之为盛事。
陛下说李道宗深有远见,莫非说的便是此事?”
李破欣然点头,他从不怀疑臣下们的聪明才智,如今聚集在朝堂上的,都是大唐之精华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