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北雄》最新章节。
“年底赏功是惯例,还剩至多三个月……按说咱们守着左右监门卫,没有功劳也总有苦劳吧?
卫府这边是不是能说说话?尤其是屯卫……十二卫谈不上同声共气,可也不能让兵部肆意妄为不是?”
韦德运终于慢条斯理的开了口,他定然是看不上李思行这种咋咋呼呼的做派的,但谁让大家是在一条船上呢。
本来韦德运出身万年韦氏,家世是一等一的好,别说韦氏族中,就说是在关西人当中,可以借力的也多了去了。
他在有监门卫待了十多年了,按步升迁起码都应该不止是个卫府将军的品阶,可却雷打不动的就一个小小的司马参军,好像要跟他牵绊一生,这让他如何甘心?
要知道当年他也是族中共举,留在京师的看门人。
他兄长韦挺是嫡长,本应留守,但韦挺自小主意正,志不在此,也就是不愿意做那“守护之犬”,这才轮到他韦德运。
他这个次子守家,做的其实还不错,关西大乱的时候瞅准时机起兵响应李渊,而韦氏在李渊起兵之前就已经在给李渊造势,算得上是关西第一批投靠李渊的世族门阀。
对陇西李氏有首义之功,于是韦德运入京为官,顺势投靠了储君李建成,在当时看来,韦氏这是明智之举。
韦挺在天策府,韦德运投东宫,两边下注,输赢韦氏都能屹立不倒,贵族们的惯常玩法了。
只是时运不济,韦氏这一房还就压错注了,所以现在他们兄弟两个都没落好,反而是三房以前被调侃是“以色侍人”的韦节异军突起,在大乱之时稳住了万年韦氏的根基。
韦节和他们这一支关系还不错,只是当年韦节劝韦德运不要投靠李建成,他的理由是韦德运起兵时加入了娘子军,不如借此顺势投在李秀宁门下,不要去参与李氏兄弟的储位之争。
可韦德运觉得李秀宁一个女子,那时又闭门不见外客,显然是受父兄挟制,兵权旁落,让他代表韦氏的一些人去烧这样的冷灶,他哪里愿意?
而且他觉得叔父是因与李靖相交莫逆的关系,这才来劝他,是存了私心的,族中说起韦节和李靖的交情来,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很难听,谁让韦节长的太好呢。
这些话韦德运即便不信,却也难免对叔父心存轻视,于是对叔父的劝说置之不理,在李建成亲自登门拜访之际,投入东宫怀抱,自此长房和韦氏三房疏远开来。
他侄儿韦待价之所以还能被韦节引荐给李武,那是因为当初皇帝驻跸于万年县时,韦待价夤夜面君,劝说皇帝不要在关西大开杀戒。
那时韦待价也才十二三,小小年纪便能在皇帝面前侃侃而谈,言出有物,这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件事。
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让韦氏上了岸,把韦氏投靠李渊的窟窿稍稍弥补了一下,让他的父亲和叔父等人投效新主显得不再那么僵硬。
正因韦待价面君过,有这样的渊源,韦节才会伸把手,不然以韦节怕麻烦,又恩怨分明的性情,韦德运死在他面前他都懒得理会,何况是侄孙?
你当韦节没听到族中的闲言碎语?他生平最恨的就是有人拿他的容貌说事了。
…………
总而言之,韦德运在李渊败亡之时没受什么牵连,其实为了稳定关西人心,连唐俭这样的李渊心腹之人都被放了一马,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只是李破没有大肆清洗,却不会真的有什么妇人之仁,这些人再想升迁,那是千难万难,一旦有所错漏,立即就是丢官罢职的下场。
作为伪唐降人,唐初之际大家可谓是各显神通,像长孙顺德等人,就联结成党,在朝中也算是举足轻重。
只是元贞七年案发,大家现在说起来,没人说长孙顺德等人是伪唐降人,而是前朝洛阳旧党。
那韦德运这些人算哪边?什么都不是,愿意跟他们交往的人也不多,时间久了,连韦氏同族们都觉着韦德运碍眼了。
韦德运自己却还想挣扎一下,本质上来说和李思行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
“兵部……”听了韦德运的话,元文君笑了笑,“兵部如今可不轻省,议功的时候你一句我一句的,没个定数……
卫府在此事上说什么?留在京中的大将军才几位?咱们跟他们说得上话吗?
二位没站在殿上,看不清楚局面,在赏功上面,大家说的再多,也得以陛下的意思为准……
我之前听了韦兄所言,觉得很有道理。
可在小朝上话一出口,味道就变了,唉,还是没有看透人心大势所致啊。
所以说啊,你们急也没用,这事还有的议呢。
此次温令君和李仆射不在,我在朝议之上擅自建言,还不知道会不会惹的那两位不快。
我劝两位最近还是安坐府中,莫要四处奔走,情形总觉得有些不对,咱们这些人和前朝多有瓜葛,还是小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