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乘坐热气球去三国》最新章节。
自古便有“打江山易,治江山难”的箴言。
汉室平定益州后,如何对这片千里之外的天府之地进行长效治理,成为摆在天子与长安朝廷面前的首要难题。
刘浪班师回朝时,虽留下张松、严颜等分掌益州政务与军事,却也埋下了一层隐忧。
此时留守益州的核心文武,多为刘璋旧臣与益州本土派系成员。
当初作此安排,是为尽快收揽益州人心、稳定战后局势,毕竟本土官员熟悉蜀地风土人情,能最快恢复地方秩序。
可随着时间推移,朝廷逐渐意识到,这种蜀人治蜀的管理模式,若缺乏有效制衡,恐生变数。
历史上,刘备入蜀后能大肆任用荆州派系外来者执掌政务,核心在于蜀汉的政治中枢便设在成都,外来派系可凭借中枢权威直接压制益州本土势力,形成以客制主的平衡。
但如今汉室的政治核心远在长安,与益州相隔千里,若仅从长安空降几名官吏前往蜀地,不仅难以熟悉地方事务,更会因缺乏根基而被本土派系架空,根本无法实现有效治理。
而刘浪刚将益州主力大军带回关中,显然不可能再在蜀地留守重兵。
重兵驻守既会加重朝廷粮草负担,亦可能引发益州百姓猜忌,反而动摇安定局面。
如此一来,如何制衡益州本土派系,便成了长安朝堂争论的焦点。
作为天子,精通“制衡之术”是维系皇权稳定的关键。
这种制衡无关权力争夺的私心,也无关君臣之间的信任厚薄,而是成熟政治制度下,确保地方势力不威胁中央、政令能够顺畅推行的必要手段。
长安与成都相隔千里,一旦益州军政长官心生异心,便会横生肘腋之祸。
即便张松、严颜等人忠心耿耿,也难保其麾下有想进步的人,趁着天冷给他们加件衣服。
理想的治理状态,应是益州内部各派系相互牵制、彼此监督,最终皆唯朝廷马首是瞻。
可益州初定,本土派系根基深厚,外来势力尚难立足,如何在不引发动荡的前提下植入制衡力量,让满朝大臣皆陷入沉思,连日商议仍无定论。
就在朝堂争论不休之际,军师徐庶挺身而出,向汉献帝献上一策:
“陛下,臣有一计,可解益州制衡之困。蜀将吴懿,其妹吴娴素有‘贵相’之名,陛下若纳吴娴为贵妃,再遣吴懿返回益州担任成都都督。
明面上协助张松处理军政事务,暗地里则可监视、制衡张松与严颜,如此既能避免引发本土势力抵触,又能将朝廷触角深入蜀地。”
此策一出,满朝文武皆眼前一亮。
在蜀中一众降将中,吴懿的背景很特殊。
他本是兖州陈留人,其父早年与益州牧刘焉交情深厚,刘焉入蜀时,吴懿便率部随行,可算作“外来派系”。
但他在蜀地经营多年,麾下有一批心腹旧部,又与益州士族多有往来,在本土亦有一定根基,堪称“半客半主”的特殊存在。
更关键的是,吴懿与益州本土派系的核心人物张松、严颜无直接从属关系,却也无利益冲突,由他前往蜀地,既不会被视为朝廷空降的外人而遭排斥,也不会因过度亲近本土派系而失去制衡作用。
而吴懿之妹吴娴的经历,更让这桩联姻具备了合理性。
早年有相士曾言吴娴“面相贵不可言”,刘焉为拉拢吴懿,便让其子刘瑁迎娶了吴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