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第253章 魏延受阻(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乘坐热气球去三国》最新章节。

魏延望着剑阁城头,眼中闪过不甘,却也低头受教。

秦岭山脉的寒意已浸透军帐,刘浪立于中军大帐之内,手中捏着从剑阁前线传回的战报,字迹因急递而略显潦草,却清晰记录着战况:

赵云、魏延率先锋连日强攻剑阁,虽一度由魏延亲率敢死队突破城头,终因张任援军赶到而功败垂成,折损近两千精锐,攻势暂歇。

帐内烛火摇曳,映着刘浪凝重的面容。他深知,先锋军虽勇,却已是强弩之末。

赵云麾下三万精兵,经长途奔袭与连日攻城,兵力已显疲惫。

魏延强攻受挫,敢死队伤亡惨重,锐气大伤;更重要的是,张任援军抵达后,剑阁守军士气复振,防御愈发坚固,此时若再强逼先锋军出战,恐有全军覆没之险。

“传我将令。”

刘浪转身对传令官道,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令赵云、魏延即刻停止攻城,率部后撤三十里,在白水河畔安营扎寨,加固防御,养精蓄锐,等待主力大军会合。”

传令官领命欲退,刘浪又补充道:“告诉子龙与文长,不必急于求成。剑阁天险,非一日可破。张任虽勇,却兵力有限,蜀中山路难行,粮道也定然不畅。待我主力到齐,粮草、器械齐备,定有破敌之策。”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切记,保存先锋实力为要,不得再擅自强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军令以快马传往剑阁前线。

赵云接到命令时,正站在营外望着剑阁城头,见张任正调兵遣将加固城防,心中正忧虑先锋后劲不足。

待读完刘浪的手令,他长舒一口气,对魏延道:“大将军深谋远虑,我等当遵令后撤。”

魏延虽心有不甘,却也明白此刻再攻无益,遂躬身领命。

当日午后,汉军先锋拔营起寨,有序后撤三十里,在白水河畔依河扎营。

这里地势开阔,易守难攻,既避开了剑阁蜀军的锋芒,又能依托河流保障水源与粮道,为后续主力到来预留了从容调度的空间。

消息传到剑阁,张任见汉军后撤,并未贸然追击。

他登上城头观望,见汉军营地壁垒森严,知是有备而退,遂对左右道:“赵云用兵沉稳,不恋战,不冒进,此乃劲敌也。”

当即下令继续加固城防,同时派人向成都求援,请求增派兵力,以防汉军主力到来后发起总攻。

远在白水河畔的汉军营内,赵云正组织士兵休整,医治伤员,清点军械;魏延则带着斥候探查周边地形,绘制地图,为后续攻城做准备。

二人虽风格迥异,却都明白,后撤并非退缩,而是为了等待更有利的时机。

刘浪的主力大军正沿陈仓道南下,数万兵马与充足的粮草辎重,将为攻破剑阁提供最坚实的支撑。

中军大帐内,刘浪收到先锋已安全后撤的消息,紧绷的眉头终于舒展。

他望向舆图上的剑阁与白水河,对徐庶道:“子龙、文长已稳住阵脚,待主力一到,便可形成合围之势。张任虽能守,却挡不住十万大军的持续猛攻。”

徐庶点头附和:“主公令先锋后撤,既避其锐气,又养我军力,此乃上上之策。”

秋风掠过秦岭的峡谷,带着远处剑阁的烽烟气息。

汉军先锋的暂时后退,并非战局的停滞,而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蓄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以神魂为引,肉体为祭,缔造神兵,不入轮回,身死,不悔。-岑子青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穿越的一天,甚至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惜为他献祭了性命。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却没想到会重生成为拍卖世家岑家的三少降生。因神魂受损,岑子青修炼举步维艰,只好躺平当个废柴。但父母爱子心切,硬是用钱给他送到了‘名牌学院’修炼。岑子青不忍心辜负父母的心意,只好含泪挥别米虫的生活,跟舅舅去学院混日子。
咸鱼娇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