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乘坐热气球去三国》最新章节。
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如刀:“公子不同为多年来处理朝政,吏治清明;随军征战,屡献奇策。
更重要的是,公子懂得隐忍。当年宛城之变,公子虽然年幼,可为了保护丞相突围,孤身引开追兵;当年征徐州,公子力排众议,主张安抚流民,深得民心。这些,丞相都看在眼里。”
当年宛城之战,曹丕才十岁,张绣偷袭曹军的时候,曹丕跟他爹一起逃命,却发现追兵一直咬着他们不放。
曹丕当时虽然年幼,可世家子弟通常都早慧,知道追兵是因为他爹才一直追着他们不放,为了活命,曹丕故意跟曹操请命,说愿意帮他老爹引开追兵。
曹操还以为他的儿子都像长子曹昂一样孝顺,哪能想到自己的次子会跟自己玩脑筋,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结果两人分开后,去追曹丕的寥寥无几,全都奔着曹操去了,曹丕也因此才逃过一劫。
此时听到司马懿说起自己当年的高光时刻,竟然真的以为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真的是为了救曹操。
曹丕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却仍有疑虑:“可父亲总说我‘过于严苛’,不如子建仁厚。”
“严苛非过,乃治世之需。”
司马懿摇头,语气斩钉截铁:“丞相要的是能镇住局面的继承人。公子只需记住三策:其一,固根本,继续打理好朝政,让百官看到公子的稳重。
其二,结人心,善待军中老将,如夏侯惇、张辽等,他们的进言比十篇诗赋更有用。
其三,藏锋芒,曹植公子因其‘才气’名动许昌,公子可多称其才,少论其短,让丞相见公子度量。”
说到此处,司马懿凑近曹丕,压低声音:“更重要的是,需防小人构陷。曹植府中杨修善揣度上意,常替其谋划。
曹彰麾下有宗室武将撑腰。公子当暗中联络陈群、吴质等心腹,凡有异动,即刻禀报——但切记,不可留下任何把柄,丞相最忌诸子结党。”
杨修是太尉杨彪之子,当初天子西迁入关中,本想让他一起随行,可杨修却不看好当时的朝廷,说服杨彪让他留在许昌。
世家大族通常都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方下注更是常态。
像诸葛丞相的兄长和兄弟,就分别效力于东吴和曹魏。
还有荀彧的兄弟荀谌是袁绍早期的谋主。
这样的例子不要太多。
杨修就以此为借口,留在了许昌,而后成为丞相府的主簿。
杨修与曹植私交很好,经常给曹植出谋划策,帮曹植争夺世子之位。
曹彰更不用说,熟读兵书武艺超群,深得夏侯一脉和曹家本家的拥戴。
夏侯一脉的夏侯惇、夏侯渊都是军方的大佬,曹家本家的曹仁、曹洪、曹纯等,也是手握重兵的将军。同为武将,自然对自家这个走武艺超群走军队路线的子侄很是亲近。
这二人被曹丕视为最大的绊脚石。
此时曹丕听到司马懿的分析,豁然开朗,起身对司马懿深施一礼:“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某定当铭记在心。”
司马懿躬身回礼,目光却望向窗外沉沉夜色:“公子只需按此行事,静待时机。丞相年事渐高,世子之位迟早要有定论。届时,公子的隐忍与布局,自会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