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第60章 南下北上(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乘坐热气球去三国》最新章节。

群臣被喝止,殿中立刻鸦雀无声,不无人再敢交头接耳,开始改为眉目传情了。

这边你给我递个眼神:

“兄嘚,一会下朝了,我也得赶紧收拾收拾家当,时间紧急,你可得支援我几个人手啊。”

那边收到,眨眨眼:

“没问题兄嘚,要几个你开口,只要你开口,我就给你送过去。”

“够意思兄嘚,回头女闾走起。”

“我要打十个。”

“行,只要你腰子受得了,别说十个,一百个都行。”

车骑将军董承可不管这些,出班奏道:

“陛下,今许都城小,兼之城中兵马不多,此非久留之地,应早做准备,巡幸他处,以为万全之策。”

“卿所言甚是,只是不知何处可往?”

“这……”

董承一时也想不出来!

又一人出班道:

“陛下,臣听闻益州有天子之气,可往益州。

一则,益州牧刘璋乃是汉室宗亲,如今汉室倾颓,刘益州身为汉室宗亲,理应担负重任。

二责有益州有剑阁葭萌关等山川之险,可以为屏障,可为我等安身立命之所。”

三则益州富庶,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物阜天华,土地肥沃,多年以来,风调雨顺,粮草丰盈。

又未曾遭遇兵祸,人丁兴旺,朝廷可以此为基,征调兵员,平复各地叛乱,再兴大汉。

此人话音刚落,立马有人反驳:

“不可。”

“嗯?有何不可?”

“益州虽有山川之地利,又有风调雨顺之天时,然则独独没有人和。”

“益州少有兵祸,多有他州之人迁往蜀中避祸,而今已是人丁旺盛,加之州牧刘璋,乃是汉室宗亲,缘何没有人和?”

“正因如此,益州方才失却人和。益州富庶,风调雨顺,少有人祸。

他州之人为了避祸,多是迁往益州,则益州之人必然抗拒兵灾人祸,

朝廷若是迁往益州,必要在益州征调兵员,则益州之民必然心生抗拒,恐多有不从。

若朝廷强征,必失民心,故此人和不存矣。

再说益州牧刘璋,虽为汉室宗亲,然则其早就以益州偏远,道路阻隔为由,拒绝朝贡多年,

加之有相士曾言,益州有天子气,恐其早有谋逆之心,天子若幸益州,无异于羊入虎口。”

“那以卿之见,朕该巡逻幸何处?”

“陛下,以臣愚见,可往荆州。

荆州乃天下之腹,四通八达,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更廉人烟稠密,兵强马壮,

荆州牧刘景升,不但是汉室宗亲,更是八俊之一,昔年单骑入荆州,而后参加讨懂联盟,勤王救驾,实乃我大汉不可多得的柱石。

陛下若巡幸荆州,想必刘景升定会扫榻相迎,朝廷若以荆州为基,操练兵马,收复各地,则如反掌观纹,轻而易举也。”

刘协点点头:“卿所言甚是。”

正要答应,突然想到,这次最大的功臣,他新册封的皇兄,当朝的太师刘浪,还没发表意见呢,于是垂询道:

“皇兄,适才两位卿家所言,兄亦耳闻,不知是否另有见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