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杨慎感激不尽,上前说道:“没料到在下无心之言,却被树人兄牢记在心!”
杨植感慨万千道:“用修兄,我们都是同一类人,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来,干了这杯酒!”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来,干了这杯酒!”
大同郊外的军户生活区,郭巴子眼睛通红,举起杯中酒,目光凌厉地看着屋内的十多人。
第一次兵变的核心人员,如郭巴子的儿子郭鉴、还有柳忠等人都在第二次兵变后连同三十多军兵被当众拖出砍了脑袋。
蔡巡抚上任后赦免了向杨植自首的郭鉴柳忠等人,不过这七人终于没有逃过第二次被清算。七人的父亲兄弟充满了怨恨,于是暗中联络被斩罪兵家属,决定搞第三次兵变。
屋内的人都是二次兵变后被枭首示众的军兵的亲属。过去军兵被上官行军法打杀了都是自认倒霉,可前两次兵变中,士兵们杀过官、抢劫过士绅、当面威胁过巡抚总兵,大同军户心理上对官绅的敬畏之心荡然无存。
二次兵变后,大同镇三巨头又一次重组了四大营的营兵,并加强了对营兵和城内外的监控,心怀怨恨的众人一直没有找到聚众商议的机会。
随着夏粮入库,山西粮商不断向大同输入粮食,大同的粮价降了下来,大同官员松了一口气,紧张了两个月终于放松下来。
除了郭巴子,还有两名不安分的军兵徐毡儿、胡雄与郭巴子一拍即合,三人牵头联系了其他的罪兵家属亲眷。
按大明军户制,被斩首的罪兵没有抚恤,他的户头仍然要出一人从军。所以郭巴子徐毡儿胡雄三人的串联非常方便,和前两次兵变串联一样。
这三人在四大营均找到了想第三次兵变的骨干人员。今天从军营回家后,众人在郭巴子家里很快统一了意见,决定搞第三次兵变,报复大同官老爷。
郭巴子是老军,威望较高,其他人自然唯其马首是瞻。听郭巴子下了决心,徐毡儿干了杯中酒,搓搓手,兴奋地说:“郭叔,你吃的盐比额们吃的米还多,你怎么说,额们就怎么干!”
见众人的眼睛在油灯下灼灼发亮,期待地看着自己,郭巴子沉吟一下道:“额小时候听人说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先把蔡巡抚、桂总兵这两人制住,大同镇自然群龙无首!然后额们点起火来,城内军兵必趁乱抢劫富户!”
胡雄自己给自己筛一杯酒,道:“反正活着也没有什么盼头,不如趁现在爽利一把!跟大人老爷死一起,总好过只有额们活得生不如死!”
昏暗油灯光中,众人低声笑了起来,各自在手指头刺一下,把血滴入小酒坛,筛出酒来举杯纷纷道:“该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来,额们为这狗日的世道最后干一杯!”
众人酒酣耳热敞开衣襟,向郭巴子告辞。郭巴子依礼站在门口目送他们消失在淡淡的夜色中。
天上一轮下弦月清冷地照着人间,郭巴子抬头看看月亮,回到屋里关上门。
刚才热闹的屋子静谧下来,只听到墙角的蟋蟀声。郭巴子来到墙角打开一个箱子,箱子里有儿子郭鉴抢来的一些银圆,本来是想用来娶媳妇的。
郭巴子摸着银圆呆了不知道多久,叹口气喃喃自语说一声:“做得受得”,把油灯吹灭,躺在床板上倒头睡去。
杨植喝过饯行酒次日,带着工部都水司王郎中,一百多京营士兵和十几名工匠,赶着大马车动身前往大同。
两位郎中骑马并肩而行,边走边聊。王郎中搭讪道:“杨侍讲的诗才在两京鼎鼎大名,又两次去大同,不知可曾写下边塞诗?”
杨植警觉地看一眼王郎中,敷衍道:“在下又不曾出塞,何必矫揉造作,为赋新词强行抒情!”
王郎中被堵死了话头,又换个话题道:“在下乃正德九年进士,那一科会试的题目非常有意思……”
举人进士在一起时,常规操作是互相背诵自己的八股文,以为雅事。杨植心中大感不妙,强行插话道:“哦,正德九年好,那一科人才辈出,听说那一科的会元是霍韬?”
王郎中被霍韬转移了思路,笑着说:“那霍韬是会试会元,殿试第四,殿试后即回家跟甘泉先生读书去了,嘉靖元年才被朝廷征召任用为兵部七品主事,不然他十有八九能馆选为翰林。”
杨植随口回道:“正德九年那一科进士入翰林院的都是人精,闷声发大财!”
现在朝廷最热的话题就是大议礼,正德九年那一科的进士有霍韬、熊浃两人旗帜鲜明支持嘉靖,入翰林院的蔡昂等则不掺和杨慎这些愤中的活动。
提起霍韬,王郎中如大部分朝臣一样,兴趣盎然地谈起议礼:“霍韬广东南蛮子,脾气倔强,又支持圣上,在兵部很受冷落!支持圣上的人屈指可数,只怕双方最后都不得体面。”
杨植笑着说:“做得受得!求仁得仁,又何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