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次日早上又开小朝会,兵科给事中夏言建议道:“乱兵不见赦书则坐立不安,迟早再次变乱!不如现在下一赦令以安其心,另秘密诏令蔡巡抚、桂总兵想办法秘密诱捕乱兵头目,公开斩首,以儆效尤!
大同军兵其他的诉求不是一时半会能满足的,而且朝廷也不应该予取予求!否则朝廷威信扫地,其他军镇有样学样!”
夏言不愧是军户出身,对军兵的心理拿捏到位,这个建议获得了大多数大臣的通过。
嘉靖首肯,令内阁当场写赦书并秘密诏令,司礼监用印后立刻封好,交给锦衣卫走急递。
大同兵乱的处理告一段落,朝会又正常起来。
次日朝会,礼科都给事中出列奏曰:“礼者,秩也:礼部尚书者,秩宗也!席书实不堪任,请陛下收回成命!”
这个谏言并非走通政司上奏流程,若走奏疏的话嘉靖可以留中不给大家看。现在礼科都给事中公开在朝会上否定席书的礼部尚书资格,等于彻底与嘉靖和席书撕破脸皮。
又有几名御史附议。看来大臣们换了一个战术,既不跟保皇派辩经,也不再攻击保皇派的人品,而是否定保皇派的资格。
嘉靖平日里就面无表情,话语不多,基本上不会在朝会上表态,更不会在朝会上大失身份与群臣辩论。每逢朝会时候有科道言官攻讦保皇派官员,嘉靖总是不置可否。
眼见科道言官如一拳打在棉花上,吏部尚书乔宇出列道:“席书等人以曲学邪说妄议典章,而桂萼、张璁尤狠愎朋奸乱政!宜罢席书仍守旧职,而黜桂萼张璁及霍韬,令方献夫致仕!”
张佐对此早有经验,正要抛出其他的军政议题,大同又来了一份六百里加急军报。
参加过前两日小朝会的户部兵部、户科兵科官员在心中估算:昨日的赦令及密诏正在前往大同的路上,怎么大同又出了变故?
大同军兵各归自营后,立刻被各营官长看管起来。次日,巡抚的标兵营士兵集合在校场上,蔡巡抚宣布道:“诸军兵!本院与桂总兵等官长商议,要请朝廷赦免,必须要诛首恶!”
标兵营士兵惊惶左右看过去,并没有看到校场外有伏兵,何况大同四大营都参加了兵乱,官长哪里找得到干干净净的营兵?
蔡巡抚停了一下,等士兵放松身心聚精会神看向自己,又道:“首恶由诸军兵推举!尔等每人指认三人,把你们看到的有奸淫、杀官、抢劫、放火行为的军兵指认出来!”
标兵营士兵一片哗然,还没有等他们消化巡抚的话,几名胳膊上缠一块红布的巡抚亲兵便走下台来,一左一右挟着第一排第一列的士兵道:“我们带你去指认!”
那名士兵不知所措道:“我,我没有看见。”
红布亲兵笑着拍拍士兵的肩膀说:“没关系,那你出列,看看有没有人指认你。”
一时间其他的士兵都盘算起来:只要指认出五、六名士兵,全体营兵就可以免罪!不少人眼光不善,看着那名士兵。
那名士兵慌了神,不加思索指着一名正看着他的士兵喊道:“任泰!我看见他欺负一名妇女!”
红袖标亲兵们走过去,挟着任泰离开人群来到检阅台下,打掉任泰的军帽,脱去任泰的鸳鸯胖袄。
任泰大喊道:“不止我一个,还有余顺!”
余顺听到任泰指认他,下意识想跑,但是身边的士兵早已把他前后左右堵住。
余顺见红袖标亲兵向他走来,脑子里空空荡荡,他一时之间想不到还有哪个士兵干过什么事。
第一排第二列士兵指认了抢劫的郑克昭。红袖标亲兵把任泰、余顺、郑克昭三人带到队列前一个一个让士兵指认,凡是没有指认这三人的士兵就让他指认其他人。
一个上午,标兵营共有十名罪兵被千夫所指。他们被脱去军帽,扒去衣服,当场在校军场被斩首,头颅悬挂在营门口的柱子上。
同样的情景发生在镇守太监的亲兵营、总兵的正兵营、副总兵的奇兵营,约有四十多名罪兵被枭首示众。
蔡天佑、杨植、镇守太监武忠及桂勇总兵、朱振副总兵立刻联名把处决罪兵、大同秩序恢复的情况上奏朝廷。
在士兵们惴惴不安的等待中,锦衣卫带来了朝廷的赦书。众营士兵如释重负,在欢呼声中,离开军营回到家中。
在中极殿内,嘉靖看过大同军报,宣布散朝,只留下前几日商议处理大同兵乱的大臣。
听太监读完大同奏疏,大家都明白此时桂勇还没有收到皇帝密诏,大同居然先下手为强,先于朝廷捕杀罪大恶极的乱兵公开斩首示众。
郭勋听罢奏疏,思索片刻后说道:“奏疏没有说布置营兵指认罪兵是何人所为,但我看来,此必是杨侍讲之能,别人想不出这种绝户计!
那杨侍讲自小喜爱《明英烈》,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言语间唯独仰慕吾家先祖郭讳名英居功不傲,有大树将军之风!
可见杨植说得对:一本好的小说,同样可以潜移默化,使世道人心淳朴,不次于圣贤经典!”
蔡巡抚见众营兵接赦令而欢呼雀跃,心中石头落地,便好奇问杨植道:“杨侍讲,此为何计?似乎在兵书战策及前朝历代史书中没有出现过!”
杨植呵呵一笑,低声道:“这个是大奸臣大反派用的,唤作挑动群众斗群众!我华夏以道德教化天下,所以君子不载,以免人心浇漓!
这个计策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不要跟别人说,也不要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