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罗丽:七情六欲的主宰

第327章 名不虚传,无懈可击的理由!(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叶罗丽:七情六欲的主宰》最新章节。

“靠!”因一时不慎被挤开的金离瞳踉跄了两下,看着激动不已地对着乐音撒娇的美情兔,恼火地说:“我说,你这家伙……”

是真没把他放在眼里啊?!

“噗。”见到此情此景,白光莹忍不住捂嘴轻笑出声,幸灾乐祸地说道:“行了行了,你都最强战神了,大度一点啊,跟它计较什么?”

“忘了我们如今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了吗?修-补-封-印,防-备-十-阶。”

“这还是某人刚刚说过的话呢,该不会这么快就忘了吧?”白光莹玩味地开口。

“不是,我……”金离瞳噎住。

“嗯哼哼,好了,大家不要再闹了。”乐音温柔地垂下眸子,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柔声说道:“时间紧迫,我相信诸位的实力,外界就交给你们了。”

“希望,现在还来得及……”

乐音摇了摇头,叹息着将视线转到濒临崩毁的封印大门之上,眼神一凝,想也不想地就拨动起了怀中那紧密的音弦。

“噔!”

白皙秀丽的指尖轻动,琴线随之而扬,飘逸的音符瞬间应召而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这么直直地冲入到了那撕裂而开的断口之中,与其紧紧地相连在了一起。

淡蓝的结界由此滋生而出,将这一片阴暗的地域彻底笼罩,警戒着周围有可能到来的危险的同时,也为乐音提供了最后所需的演奏环境。

一切,终于要准备就绪了。

“呼——”乐音松了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熟练地拨弄起琵琶的琴弦,聚精会神地说:“叶罗丽魔法,音色乐理。”

“一曲-诉衷肠。”

“一曲-断惊鸿。”

“一曲-了凡思。”

话音落下,粉蓝相间的巨型法阵顿时于虚空中强遁而出,在那几乎无穷无尽的仙力的指引下,直接重重地盖在了那即将消散的幕天封印之上。

“嘭——”

滔天的气浪猛地席卷而起,在眨眼刹那之间,掀开的余波便震碎了周边古老的筑石,将这宛若天籁的绝妙之音,传递到了月球暗面的最深之处。

这一幕,哪怕是从仙境而来,几乎见惯了所有美好与脏污的众人,都忍不住为之神色动容,发自内心地为其称颂不已。

“世间,竟有如此动听的乐音。”白光莹捂住心口,轻声感叹:“简直是天籁啊……”

“那当然,音儿姐姐演奏的乐曲,世间绝对无人能及!”美情兔骄傲地仰起头,略有些遗憾地说:“就是可惜,音儿姐姐没有选择弹奏乐令琴,不然,可得让你们好好开开眼界。”

“乐令琴?”黑香菱一愣,像是想到了什么,疑惑地开口:“说的是音阙小筑中的那架钢琴么?”

如果是指那个的话,她和主人倒是已经见识过了。

执掌音律与万物声响的公主,远古之战留存的仙子,哪怕在禁忌之地苦守了千年,力量也依然没有丝毫的衰弱。

实力,确实名不虚传啊。

“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也能修炼到这个地步,拥有保护主人的力量……”

想到这,黑香菱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失落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