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家妻钟小艾,我祁同伟真不想进步》最新章节。
面对刘政投来的询问目光,陈海却是一脸茫然地微微摇了摇头。他心里也是一头雾水,祁同伟这招,他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收到,哪里知道其中的缘由。
这时,祁同伟缓缓站起身,目光再次环视全场。他的语气依旧平静,听不出丝毫波澜,可每一个字都像带着千钧之力,砸在众人的心上,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诸位,不是我祁同伟要给大家出难题,而是我们这国家级经开区的现状,就是如此——白手起家,百事待兴!”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上上下下,包括那几个垂管分局在内,我们现在是‘上无片瓦遮身,下无寸土立地’!连个像样的办公地方都没有,更别说办公设备了。”
“孙局、李局!”祁同伟突然提高了声音,点名道姓,目光精准地投向了坐在前排的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分局局长孙志军和税务局分局局长李文军,“你们是省管垂直单位,家底应该比我们厚实些。我之前问过市公安局的郭安局长,市局给了他们1000万的筹建经费。那你们单位,上级给了多少?”
被点到名的孙志军,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郭安,心里暗自嘀咕:1000万看着不少,可真要铺开摊子建班子、搞办公,其实也紧巴巴的。但他还是定了定神,谨慎地回答:“祁书记,我们省局党组已经研究过了。这次设立经开区市监分局,省局批给我们2000万的建设资金。”
话音刚落,一旁的李文军便接口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底气,显然对自家的经费颇为满意:“祁书记,我们税务系统对国家级经开区的设立非常重视。因为是国地税合并后的新机构,经费渠道相对宽裕,总局和省局联合给了我们3000万的启动资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嗡——!”
李文军的话刚说完,会场里就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声和倒吸冷气的声音。其他部门的负责人,眼睛都快瞪出来了,脸上写满了羡慕。
“我的天,税务系统就是不一样啊!”
“这手笔,3000万!真是财神爷下凡!”
“没法比,没法比,咱们这部门,能有零头就不错了。”
众人心里暗自嘀咕,看向李文军的目光,既有羡慕,也有几分无奈。
坐在那里的程度,听着周围的议论,顿时觉得脸上有些发烫,像是被人打了一巴掌似的,忍不住闷哼了一声。他那1000万,跟税务的3000万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祁同伟却像是没听到众人的议论,继续加压道:“大家都看到了吧?就连有‘娘家’撑腰的垂管单位,这点钱想要把摊子铺开,其实也捉襟见肘!那我们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自身,以及我们下属的各职能局办呢?市财政总共只拨付了5个亿的基础建设资金!”
他伸出手指,一条条算给众人听:“这笔钱,光是搞‘七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暖气、通天然气、通有线电视,再加上平整土地,还有征地拆迁的补偿款,就远远不够!更别说后续的产业扶持、人才引进了!”
话锋一转,祁同伟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冷冽的调侃,却又让人笑不出来:“没有办公设备、没有办公家具,大家难道要在工棚里、在膝盖上办公?没有公务用车,那大家就发挥主观能动性吧——要么开自己的私家车,油费自理;要么……就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走路上下班、跑企业、搞调研!”
这下,所有人都彻底明白了。祁同伟这场看似“哭穷”的会议,真实意图根本不是抱怨,而是逼着大家想办法自救!这是要把每个人的资源都调动起来,为经开区的起步添砖加瓦啊!
就在众人还在消化这个信息时,谭笑“腾”地一下站起身,声音洪亮地响应道:“书记,我已经协调好了!延远城投集团明天就能支援过来:三台帕萨特轿车,用于日常公务;两台GL8商务车,方便外出考察接待;还有两台SUV,跑乡下、进工地都方便!另外,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一共五十套,都是联想和佳能的牌子,质量有保证。其他配套的办公桌椅、文件柜等物资也一应俱全,到时候会随车一起送过来!”
“哗——!”
会场里再次响起一片哗然,不少人纷纷侧目,目光复杂地投向谭笑。
“我的乖乖,谭局长这是有备而来啊!”
“延远城投集团,那可是市里的‘钱袋子’,财大气粗!这点东西对他们来说,还真是九牛一毛。”
“这一下就解决了不少难题,谭笑这步棋走得妙啊。”
众人心里各有盘算,看向谭笑的目光里,有佩服,有嫉妒,但更多的是意识到——看来祁书记这招,还真有人接得住。
散会后,整个经开区筹备组就像被投入滚水的蚂蚁窝,瞬间沸腾起来!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行动了起来,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纷纷动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私人关系,以及在老单位的情面,开始了一场疯狂的“化缘”之旅。谁也不想被祁同伟点名批评,更不想真的走路办公。
财政局局长何淼,正处级干部,原本是市财政局预算处处长,那可是财政局的核心岗位,手里过的钱不计其数。可到了经开区财政局,他却深感压力巨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散会后,他第一时间就冲回了市财政局,硬是堵住了局长孙泰顺(副厅级)的办公室门。
“孙局,您可得救救我啊!”何淼一脸苦相,“祁书记下了死命令,让我们各自想办法弄点办公设备和车辆,不然就得走路办公了!您也知道,经开区刚起步,一穷二白,我这当财政局长的,总不能真让大家饿着肚子干活吧?”
他好说歹说,软磨硬泡,甚至赌咒发誓,说这真是祁同伟亲自下的死命令,耽误了工作谁也担待不起。孙泰顺被他缠得没办法,看着这位老部下一脸焦急的样子,最终还是心软了,从市局老旧车辆调配池里“抠”出来两台车:一台是跑了十五万公里的吉利博瑞,车漆都有些暗淡了;另一台更惨,是辆漆面斑驳、看着就有些年头的五菱宏光。
即便是这样,孙泰顺还一脸肉痛地说:“何淼啊,不是我不给你好车,局里是真困难,这两台车还是好不容易腾出来的,你可千万别嫌弃。”
何淼哪敢嫌弃,连忙点头哈腰地感谢:“不嫌弃,不嫌弃,有总比没有强!孙局您放心,我一定好好用着,绝不浪费!”他咬咬牙,赶紧签了接收单,生怕孙局长反悔。他可不想真的成为第一个被祁同伟点名“走路办公”的局长,那脸可就丢大了。
消息就像长了翅膀,当天下午就传遍了整个延远市的官场,引发了巨大的震动。不管是市直机关,还是各个区县,都在议论祁同伟这波“操作”,有人说他敢想敢干,有人说他不顾规矩,褒贬不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市委小食堂内,气氛却有些微妙。
正在共进晚餐的市委书记黄耀和市长萧泽宇,也听到了这个消息。坐在一旁的常务副市长刘喜明,脸色早就铁青了,他“啪”地一声放下筷子,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满:“成何体统!经开区管委会的牌子都还没正式挂起来呢,这就闹得满城风雨,几乎成了全市的笑柄!祁同伟这是干什么?这跟公然勒索有什么区别?”
他越说越激动:“好几个局的局长都给我打电话诉苦了,说祁同伟这是逼着他们拿单位的东西去贴补经开区。都是老部下、老关系,抹不开面子不给,可这头一开,以后全市的工作还怎么开展?底下人都学着这么干,那不乱套了?这不是胡闹是什么?”
黄耀和萧泽宇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了然。萧泽宇慢条斯理地喝了口汤,放下勺子,才悠悠开口道:“刘副市长,这话恐怕就有失偏颇了吧?”
他看了刘喜明一眼,继续说道:“咱们常说,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哪有这样的道理?国家级经开区现在是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就是一张白纸,一穷二白,啥都没有。你让他们拿什么去开展工作?总不能光凭着一腔热血就干成事吧?”
“再说了,”萧泽宇的语气不紧不慢,却带着一股不容反驳的力量,“经开区的同志,凭着个人交情和老单位的支持,要点‘启动资源’,这完全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表现嘛!又不是伸手向市里要,更没违反什么原则。而且,经开区的各职能分局,业务上本来就要接受市里对应局委的指导,说到底都是一家人。老单位支援一下暂时困难的新兄弟单位,互帮互助,怎么就叫胡闹了?”
萧泽宇这番话,绵里藏针,既点明了经开区的难处,又堵死了刘喜明的话头,还暗讽他不懂变通、不顾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