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布中华

第350章 周延儒的决定(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武布中华》最新章节。

作为大明首辅,周延儒深知,在建奴和流寇的两面夹击之下,北京失陷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届时,他作为首辅,崇祯朝灭亡,他肯定也不能幸免。

现在北京城内,大多数官员,心里早就达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契,许多朝臣都觉得大明气数将尽,改朝换代是迟早的事情。

数千年来,这样的事情没少发生,官员们早就有了应对方略。

这天下是老朱家,还是老李家,对他们而言,只是换身衣服,然后继续做官,不过是龙椅上换个皇帝而已。

现在朝中官员,不是等着人来该朝换代,便是另有打算。

这让周延儒很着急,从自身利益出发,他希望崇祯能够南迁,丢了北京还有南京,而且有江南富庶之地,足以让大明凭借长江天险偏安一隅,像东晋、南宋一样,再折腾几十年。

而且,迁出北京,丢掉北方的包袱,隔着长江,看闯贼与建奴去争,岂不惬意。

这样他还是首辅,去了南京官照做,钱照拿,岂不美哉。

不过,声言南迁,就得做好北京失陷后,被崇祯推出去顶锅的准备。

虽说南迁是崇祯朝,时下唯一的生路,但是老官僚周延儒,不敢冒着今后被杀头和清算的风险,主动建议南迁。

当然这难不倒周延儒,他不愿意说,可朝廷之内,还是有一些热血青年,也就是楞头青可以当枪使。

前不久,大臣李明睿便上书崇祯,提出要南迁,崇祯便问群城,朝中之人,朝臣群起反对。

崇祯便问周延儒,想要周延儒力挺南迁,周延儒不干,便说这件事情,要皇帝乾坤独断,崇祯却又犹豫了。

周延儒明白,崇祯想迁都,可是又不愿自己下令,而是想让大臣,把他架着出北京。

这摆明了是日后好清算,等北京失陷后,便可以有借口推卸责任,说当初他不愿意走,你们非要朕走,现在北京失陷,你们建议南迁的,说该怎么办吧!

周延儒见崇祯如此,加上李率泰挑出来,要督师山西,便打消了周延儒提南迁的心思,转而希望能够去外地督师。

崇祯恼怒他没有担当,自然不会让他走,要拉着他陪葬。

这便让周延儒坐化了。

此时,周延儒在书房内,心烦意乱,想着如何才能逃出北京这艘破船。

实在不行,那就只有悄悄出京,可是离开北京,能往哪走。

他看朝中官员,群起反对南京,又见几个东林大佬,最近忙着辞官南归,周延儒敏锐的察觉道,东林党已经另有打算。

这样一来,崇祯不南下,他也不敢去南京,因为没有皇帝的支持,他肯定被东林党整死。

这时,书房外,忽然有人禀报,“老爷,高侍郎求见。”

周延儒闻语,忽然眉头一挑,心道怎么忘记他了。

“快请进来!”周延儒急声吩咐,不过遂即却又改口,一边往外走,一边道:“还是本官亲自去迎!”

(求月票,推荐,追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