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第22章 马惊(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最新章节。

赵与芮本想请杨铁心出手,却不料一转头的功夫,对方就不见了。

穆念慈赶忙解释道:“殿下不必担心,刚才马车冲撞过来时,我爹爹已经攀着车辕上了马车,相信有他在,肯定不会让谢姑娘有事的。”

赵与芮闻言,顿时松了口气,只是迎着穆念慈的目光,又不禁有些尴尬起来。

好在这时,王坚也已经策马而来。

“殿下……”

赵与芮赶忙说道:“不必管我,快去救人!”

这……

王坚见赵与芮身边就只有穆念慈一个女子,不免有些担心他的安全。

“还不快去?”

赵与芮深知穆念慈的武功还在杨铁心之上,若论战场冲锋,她或许远远不如杨铁心和王坚,但若论拳脚功夫,穆念慈还是强过他们的,有对方在身边,足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还请穆姑娘保护好殿下!”

王坚作为赵与芮的心腹,也知道谢道清如果出事的话,谢氏一族定然不会善罢甘休,留下一句话后,就策马朝着马车狂奔的方向追去。

“我们也去!”

赵与芮命仆人驾车,带着穆念慈一同上了来时的马车。

……

东城街市上。

飞驰而来的马车吓坏了沿街的路人,有不少人还因此受了伤,望着远去的马车叫骂不已。

而此刻横冲直撞,疾驰颠簸的马车中,头戴帷帽,将全身都裹得严严实实的谢道清,也受到了不小的惊吓,再加上马车不稳,身上难免磕磕碰碰,受了不少的皮外伤。

只是当她的帷帽被撞掉后,谢道清首先不是护住额头,而是掩住面容,急忙从一旁捡起帷帽戴在头上。

杨铁心在马车外奋力拉紧缰绳,但不知此马是何原由,竟狂奔不止,哪怕口中已吐白沫,却仍是状若癫狂一般的四处冲撞,根本就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以杨铁心行走江湖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这马多半是被人下药了,而非应激所致。

如果是被下药的话,恐怕凭他一人的力气,很难将这马车给停下来。

就在杨铁心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忽见不远处有个脚夫,正推着一车粮食从路口走了出来。

杨铁心见状,顿时眼前一亮,急忙对着马车内的谢道清喊道:

“谢姑娘快些出来,这马已然得了疯病,唯有将你掷下马车,方可得救!”

“恩公可是…可是已有对策?”

马车内传来谢道清那断断续续的声音,其中还夹杂着碰撞之声。

虽是临危之际,杨铁心亦能听出对方的语音温柔,清丽婉转,定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实在不明白赵与芮叫自己来此一遭,究竟是为了什么!

但大丈夫行于天地间,又岂能临危退缩,见死不救?

尽管他对谢氏之女颇有微词,却还是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出手相救。

“姑娘放心出来,一切交由我便是!”

杨铁心语气有些催促道。

谢道清闻言,也不像其她弱女子一般嘤嘤嘤的躲在马车中不敢踏出,而是双手抓紧车门,顺着力气便钻了出来。

不料马车一阵颠簸,险些将她甩飞出去。

好在杨铁心急忙拉住了她的手臂,才将她给拽了回来。

结果当杨铁心回身看去时,脸上顿时露出一抹惊愕之色。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