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年,我粮站老板,女帝尊我护国神

第3章 大宴百姓!女帝血书奉神明(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饥荒年,我粮站老板,女帝尊我护国神》最新章节。

郭允伸手欲抓,但那鎏金蒜头瓶很快便消失在鼎中。

一时间他目瞪口呆,心中更是骇然。

这鼎居然还会吞他的宝物?

但很快他又清醒过来,转身用其他的容器去装水。

这种时候,得分清孰轻孰重。

况且天神赐福降下这么多的粮食和水,收取点贡品也是理所应当。

见到清泉喷涌而出,秦婉芸也立马下令:“如今粮水兼具,即刻下锅煮成汤粥,分与全城百姓!”

“诺!”

很快,殿外架起数口大锅,捣出的米被煮成稀粥。

整个北原城都沸腾了。

城中百姓接到通知,纷纷拖家带口前来,妇人抱着婴儿,老妪驮着老叟,都生怕少分到一份。

三列队伍,一直从大殿排到了南街。

他们都已经饿得快发疯了。

恶人会将骨瘦如柴的孩童堵在角落,要求他必须撒满一杯尿,否则就用血来填。

腿上绑着浸血绷带的老人,紧紧牵着一个嘴角残留血迹的小孩,在人群中步履蹒跚。

如果一个人快死了,踉踉跄跄,那么他的身后一定会跟着一大群如狼似虎的饿民,等着分食他的尸体。

天灾之下,生存便是普通人的唯一渴求,人性早已不再重要。

对于北原城的百姓来说,此刻的愿望就是能分到一碗粥。

秦婉芸站在殿前,看着挣扎的万千子民,拳头捏得发白。

她心如刀割,却根本无能为力。

……

张扬还真就冲了半个小时的水。

最后实在是手酸腿软,才终于放下了水管。

他确实喂不饱这鼎,怎么都喂不饱!

他也不知道那些稻谷和水都去了哪里,探头往鼎中一看,之前那只鲜血淋漓的手臂已经不见了,反倒是“哐当哐当”跳出来另一个物件。

那是一个通体呈金色的瓶子,肚大颈小,像个蒜头,做工很精细,但看得出来技术比较落后。

最离奇的是,它从水流冲刷中来,却完全没有被打湿。

张扬对古董没什么了解,但他敢肯定,如果这东西不是什么赝品,那就一定是个古代好货!

带着深深的疑惑,他弯腰把瓶捡了起来。

莫非这青铜鼎有奇效,只要往里面投入东西,就能得到宝物作为回报?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鼎不就成摇钱树了吗!

光是投入粮食,就能得到紫金瓶,那如果是投入大量的肉呢?

张扬不禁想到了爷爷讲的传说。

“女帝以鼎祭祀天神,天神降福拯救黎民。”

这鼎太过神奇,或许吃些祭品,还真能降下福报。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扬立马打电话,从屠宰场订了三百斤猪肉和一百斤牛肉。

粮食产量过剩,牲畜也好长,所以今年的肉价也是出奇地便宜,总共四百斤的肉,只花了不到三千块。

……

大殿鼎中的水柱,没过多久就和之前的稻谷一样,彻底停了。

“陛下……”

郭允从殿里跑了出来,脸上神色无奈又失望。

秦婉芸心里已然明了,转身走进殿中。

“陛下,咱们向天神求福吧!”

“是啊陛下,如果天神能听到我们的祈祷,一定会降下更多的食物和水,拯救我大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关于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夺舍带土后的林枫,而一般的人面对宇智波斑应该束手无策,而林枫却把宇智波斑吓死了,接下来还要应对着心怀不轨的黑绝,但幸好……
优眠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明末黑太子
明末黑太子
崇祯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奸相主政,党争不断,勋贵贪腐,藩王暴敛,国库告罄,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边塞危急,风卷狼烟,强虏铁蹄,频频叩关,朝廷兢惧,社稷将倾,最后一个汉家王朝行将覆灭……
牛笔老道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