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卒斩天

第二千五百一十二章 栽赃嫁祸(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悍卒斩天》最新章节。

望见木魁带着部下气势汹汹地杀来,闻少卿和迦罗的精神都为之一振,脑海里浮现出了明日木魁为他们端茶倒酒的画面,只觉不要太爽。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的在心里给木魁呐喊助威起来,希望他勇敢的对张小卒出手。

同时心里也都不由一惊,分析木魁话里的意思。

张小卒抢了木魁的太初元始之力?

张小卒最近一直都没有离开柳家村,如何抢木魁的太初元始之力?

这两个疑问刚一在心里冒出来,他们立刻为之一惊,想起了上次哪吒杀来柳家村的情景,也是让张小卒还他神力,而那一次张小卒也在柳家村里没有出去。

一次可能是误会,可相同的情景上演两次,那便肯定不是巧合。

“张小卒有隔空夺人力量的手段。”

闻少卿和迦罗心里顿时警惕起来。

“木魁兄何出此言?在下这段时间都没离开过村子,如何抢夺木魁兄的太初元始之力?木魁兄肯定是弄错了。”

张小卒从房间里出来,飞到空中朝停在万丈之外的木魁说道。

戚哟哟和子鸳也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木魁神色阴沉地盯着张小卒,喝道:“张小卒,别装了,肯定是你,快把太初元始之力还给我,否则别怪本少主搅了你的好事。”

张小卒摇头道:“在下实在听不懂木魁兄在说什么。”

闻少卿自其院子里飞到空中,冲木魁说道:“木魁,你这般没头没尾的,谁知道你在说什么,好歹说出个原委来,不然便是污蔑。”

他想从木魁嘴里问出张小卒是怎么隔空抢夺别人神力的。

“哼,那日我正在闭关参悟太初元始之力,突然感受到一股强大的道则气息……”

木魁把事情的始末讲了一遍。

闻少卿和迦罗闻言若有所思,联想原始混沌世界原力的消失,以及哪吒师徒杀上门来讨要神力,心里渐渐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原始混沌世界原力是被哪吒师徒二人以昊天塔偷走的,但是是张小卒故意让他们偷走的,因为张小卒觊觎哪吒的九阳神力,哪吒师徒二人不防,最终被张小卒得逞。

然后张小卒故技重施,把原始混沌世界原力丢在了木魁老巢附近,从而算计并夺取了木魁的太初元始之力。

“木魁兄真真是冤枉在下了。”

张小卒一脸冤枉地叫道,“木魁兄、闻兄,还有迦罗兄,你们有所不知,那日原始混沌世界原力其实并不是飞走了,而是被太乙真人和哪吒设计用昊天塔悄悄偷去了。

昊天塔有摄取世间一切神力的能力,你们是知道的。

他们把神力偷去后便立刻闭关参悟,并让昊天塔和神力融合,从而驾驭神力。

那日他师徒二人杀来柳家村让我归还他们的九阳神力,九阳神力是我一颗颗搜集九阳神珠得到了,‘还’字从何说起,他们分明是要强抢我的九阳神力。

你们是亲眼看到的,那日我被他们用昊天塔擒走了。

而昊天塔之所以能隔绝我和天道之力之间的感应,还能镇压我的一念神力,正是因为昊天塔驾驭着原始混沌世界原力,发挥了神力之威。

他师徒二人把我镇压在昊天塔里,用三昧真火烧我,想将我炼化,夺取我的神力。

幸好我有古树。

我借古树的力量打翻了昊天塔,逃离了他们的魔掌。

原始混沌世界原力还在他们师徒二人手里,你说是原始混沌世界原力抢了你的太初元始之力,那怎么可能是我抢的呢?

肯定是他师徒二人干的。

难怪!”

正说着,张小卒突然闭口不说了。

“难怪什么?”木魁忍不住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其实只想当个大领主
我其实只想当个大领主
主角穿越了,还好是个大领主,身边有美女陪伴,家里的厨子做菜也好吃,问题是有人想杀他,夺他产业。那不行!为了当个大领主享福,他必须得扫平一切障碍!
神行汉堡
系统:没有资源?我直接无限复制
系统:没有资源?我直接无限复制
主角穿越至玄幻世界,不出意外的觉醒了一个系统,只要是主角触摸到的东西都会变成无限数量。无限资源不限次数
Php天下第一
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
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
关于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三国时代,文人修文气,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武将修气血,刀出山河破,剑出天地惊。更有道家佛门入世斗法,试图争夺王朝气运。刘烨一睁眼,就发现自己正站在一处城墙上,而城墙下则是密密麻麻的塞外蛮族,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显然,他穿越了,并且直接穿越到战场。作为新时代社畜,刘烨哪见过这等场面,没当场吓晕过去都算心理素质过硬。“系统大大,出来救场了!“叮!
红尘作伴
变天了
变天了
关于变天了:“前辈,为了您......我一定会推翻这个世界的统治者,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秩序一个从小被抛弃的孤儿,由长老独自一人带大,经历了一次天大的机遇后,人生平步青云,一点点与这世界的不甘所抗衡......为人?成仙?堕魔?
摇晃小羊
炎灵魔神王王
炎灵魔神王王
关于炎灵魔神王王:异界大陆,混战不止,各族人民都渴望和平,其中以为人族最甚,在着亿万人的祈想中,到底何种天赐英雄,能够让的人族终结战乱,回归和平,就看我炎灵魔神,于乱中,取定,再现久违和平。
高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