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第215章 天师大人,我回来了!(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最新章节。

“刘叔愿意拿自己的命去换天师大人活着,只要他能活着……”

………

同为老友,韩山童与刘福通在行军打仗方面的差距却极大。

韩山童连一万人都安排不好。

刘福通却能把近二十万人安排的井井有条。

不过半天时间,没有引起任何波澜,大军便顺利入城安营扎寨。

只不过刘福通并没有跟着大军进入城池。

面对眼前这个让他近乎失去一切的城池,刘福通心中没来由的恐惧着它。

他单人匹马停在城外,蹉跎着不敢迈进城门一步。

时间就这样在他的犹豫中缓缓流逝。

直到天色渐晚,一轮残阳挂在西方,他才神色复杂地骑着马入城。

故地重游,刘福通翻身下马,迈步走上城墙,眼神哀伤的看着脚下这条狭窄的过道。

那日他一人在此,提着一把宝刀斩杀几十个敌军。

提着那县官脑袋和城下兄弟们炫耀的时候,可谓是无比的风光。

如今,就只剩下他一人了。

走下城墙,刘福通骑着马向着县衙而去。

他特意绕了个远路,避开了当日处斩老友和天师的菜市口。

不多时,刘福通便来到县衙。

看着那县官老爷常坐着的主位,刘福通不禁想到,当日宣判起义军时,那颍州知府是不是就坐在这个位置上。

重重呼吸平复下激动的情绪,刘福通解开身上的包裹,将画像从中拿了出来。

上一次与韩山童的争吵,终究是在刘福通心中留下隔阂。

如今领养了韩林儿,又平推下颍州,亲手砍了颍州知府的脑袋给好友报仇。

他和韩山童的情谊差不多就到此了结了。

但天师大人的恩情,刘福通时至今日也不知道该怎么还。

他迈步上前,踩着太师椅将高悬头顶上那块清正廉明的牌匾打落在地,随后将朱远的画像挂了上去。

做完这一切,刘福通跳下太师椅,退后几步,抬头遥望着那幅画像,神色无比哀伤。

此刻看着画像,他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和朱远说,但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终所有思绪通通变为了一句话。

“天师大人,我回来了。”

“我会继承您的遗愿,推翻暴元,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您就在此,看着福通杀尽那些蒙元鞑子,让他们给您血债血偿吧。”

“………”

这一夜,刘福通破了自己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再次喝了个酩酊大醉,独坐于画像前,絮絮叨叨说了一夜的话。

只不过后来想到这一天,刘福通就对自己今日的逃避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他怎么就不能勇敢一点!

要是多嘴问城里百姓一句,当日处决时的情景,他也不会独自一人哀伤这么久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