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第151章 收网!捞鱼!(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最新章节。

濠州。

经过多日的努力,蓝玉一伙人已经拿下了军营的大半掌控权。

剩下那些还没能拉拢过来的,要么是周千云的心腹亲信,要么本身就是摇摆不定的墙头草。

毫不夸张的讲,明面上周千云是将军,但暗地里他却已经不能掌控这支军队。

事到如今,朱元璋便准备开始收网捞鱼了。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像周千云那样,同那个蒙人将军一般,给他安排一个马坠山崖的剧本。

倒不是做不到,而是因为朱元璋想用最小的代价,将这支军队掌控在手中。

周千云终归是将军,拥有自己的亲信,名义上更是这支军队的统帅。

若是杀他,那些亲信暗中作乱,想要给他报仇怎么办?

如今军中周千云一家独大,没有人能与他平等对坐。

他若是死了,他的亲信散播流言,搅乱人心,让兵丁误以为朝廷要治他们的罪,从而当了逃兵又怎么办?

要知道人心一旦散了,便再难凝聚起来。

一旦出现逃兵,就会发生连锁反应,导致大规模逃兵事件的出现。

到那时流言是真是假便不再重要。

而上次除掉蒙人将军没有闹起这个波澜,其实是因为周千云在军营里本身就有根基。

再加上他级别足够,天塌下来也是他先顶着。

如此,才可以在第一时间抑制这种情况。

简单点讲,弄死周千云事小,可怎么稳住这些兵丁才是重中之重。

因为除掉周千云而闹的人心惶惶,可不是一件好事。

对此,朱元璋自然有应对之法。

他借巡抚子侄这个名头,宁愿伏低做小,可不是有受虐倾向。

而是因为有这个名头,他所有的动作都可以当作是官方的行动。

每一任濠州知府都与守军不和?

巡抚叫你们合,你们合不合?

巡抚的侄子在其中给双方牵线搭桥,最好不要给脸不要脸!

借着巡抚的名头,朱元璋直接把周千云和濠州知府拉到一张桌子上喝酒。

有他在,席间自然少不了阿谀奉承。

当然,那两人之间也少不了互相恭维。

一场酒宴下来,双方之间的气氛简直称得上是其乐融融,喝酒喝到就差斩鸡头烧黄纸拜把子了。

席间两人好得和穿一条裤子一样。

对于濠州知府打算亲自慰问将士,将近几年拖欠的军饷补齐,当作政绩一事,周千云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这次慰问其实就是朱元璋整个计划的最后一步。

朱元璋是想借着慰问的名头,叫那些投靠过来,以及那些摇摆不定的将士们知道。

他有钱有背景,跟着他可以大鱼大肉。

而跟着周千云,只能吃树皮,啃野草。

让将士们知道孰轻孰重,两相对比,稳定他们的军心!

朱元璋挖着坑,埋着土,眼见黄土都要埋过周千云的眉毛。

被算计到落入死局的周千云依旧被蒙在鼓里,没有察觉出丝毫异样来。

其实这也不怪周千云没有察觉。

他实在是想不到,有一天他会被自己的队友兼上司背刺。

在周千云的视角里,他是巡抚的人,是朱元璋的人,本身就是朱元璋的队友。

他又没犯什么错,更不需要背锅,朱元璋何必要坑害他。

濠州知府去慰问将士,的确也可以算是政绩。

至于补全军饷,不需要他自己出钱不说,还能提高将士的忠心,对他更是百利而无一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