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

第170章 凌天:老李,你头硬还是子弹更硬(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最新章节。

随后,凌天和李二商定了一下,利益该如何分配。

在一番掰扯之下。

最终决定,这个即将成立的大唐皇家银行,凌天占六成股份,李二占三成股份,李丽质占其中一成股份。

占六成股份的凌天,对大唐皇家银行有着绝对的掌控权。

这一点,就算是凌天不说。

李二也直接默认了。

毕竟!

他只知道大唐皇家银行这个机构可以赚钱,但具体怎么运行,其中的规则是怎么样的,却是完全不知道的,完全就是一个外行。

不过,只要能给他分钱就行,其他的不重要。

至于前期的投入,凌天投入一千两百万两白银,李二投入五百万两白银,当做大唐皇家银行的本钱。

至于地盘的话,自然是有李二来出了。

毕竟,整个大唐都是他李二的地盘,什么地方适合建立大唐皇家银行,李二比凌天要熟悉,凌天也就对靠山村比较熟悉一点。

连长安城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凌天都不太熟悉。

一切都商定好了,就等着大唐皇家银行正式创立起来,李二还忍不住的开了一下玩笑,就这么口头上的协议,你就不怕我毁约。

凌天微微一笑道“老李,你想要毁约,你就不怕我一枪崩了你。”

“到底是你的头比较硬呢?还是我巴雷特的子弹比较硬。”

“呃!”

一听到凌天这话,李二顿时就怂了,怎么又把这一茬给忘记了呢?以后关于这种玩笑,还是不要开了好,纯粹是没事找事。

巴雷特这个玩意的威力,是真的有一点点恐怖。

不过!

这也给李二提了一个醒,以后可千万千万不能动不能有的心思,虽然几百万两白银的收入,非常的诱人。

但比起自己的小命来说,那这几百万两白银就微不足道了。

钱没有了,可以再赚。

小命没有了,那就真的没有了。

这一刻!

李二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激动,虽然大唐皇家银行还没有正式创立出来,但已经可以预见了,随着大唐皇家银行的创立,大唐的经济必然会腾飞。

尤其是大唐的军事实力,肯定可以在上一个阶梯。

“对了!”

凌天随即问道“老李,关于扶桑岛国,石见银山这件事情,怎么样了,都过去这么多天了,你不会还没有准备开始吧!”

“出使扶桑岛国的团队,已经确定下来了,下个月就正式出发了。”

“只等他们到了扶桑岛国之后,就按照原定的计划开始。”

“在这之前,我已经派遣了一批不良人,潜入到扶桑岛国,按照你之前给的地图,寻找石见银山的位置。”

“年底之前,这件事情应该就有结果了。”李二说道,一想到石见银山中藏着几亿两白银,李二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

我的!我的!这全部都是我的!

“很好!很好!”

“老李,我还以为你对石见银山这数亿两白银不感兴趣呢?”

“不过,我有些好奇的是,你打算让哪个倒霉蛋出使扶桑岛国呢?不会真的是魏征这个家伙吧!”凌天笑道

“怎么可能啊!”

“出使扶桑岛国团队的负责人是鲁王李元昌。”李二弱弱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