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琮崛起

第278章 出征前夕(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贾琮崛起》最新章节。

晨光初破,兵部议事厅内。

贾琮推开厚重的红木大门,沉稳的脚步声在厅内回响。

正在沙盘前踱步的牛继宗猛地抬头,眼中带着几分疲惫,眼下挂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显是彻夜未眠。

他揉了揉眉心,沉声道:“琮贤侄,来了?快过来看这个。”

贾琮快步走到沙盘前,目光落在沙盘上密密麻麻的旗帜。

大同镇周围插满了代表鞑靼军的黑色小旗,密如蚁群,而代表守军的红色旗帜却稀稀拉拉,仅围在城墙附近,显得势单力薄。

牛继宗抓起一旁桌上的军报,声音低沉:“鞑靼此次来势汹汹,八万铁骑,韩总兵手中只有三万守军,兵力悬殊。”

贾琮眉头紧锁,沉声道:“粮草如何?”

他的目光扫过沙盘,迅速计算着地形与补给线。

“最要命的就是这个。”

牛继宗从袖中抽出一份文书,递给贾琮,语气中透着几分焦躁:“大同官仓上个月蹊跷失火,存粮只够撑半月。若无援军,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他顿了顿,指着沙盘西北角的一条细线:“这里有条废弃的驿道,崎岖难行,但若能绕到鞑靼军背后,或可出奇制胜。”

贾琮接过文书,目光如刀,迅速扫过上面的数字。

他抓起一支朱笔,在军报上勾画,沉声道:“神机营可带十日口粮急行军,但火器弹药耗费巨大,运输是个难题。”

他抬头看向牛继宗:“户部那边如何?”

牛继宗露出一丝苦笑,从袖中取出另一份调令:“毕自严这次倒痛快,拨了二十万两银子,火器弹药的原料已备齐。”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拍了拍手:“我还给你准备了个惊喜。”

大门吱呀一声推开,一个身材精瘦的汉子走了进来,脸上横着一道狰狞的刀疤,眼中透着几分野性。

他抱拳行礼,声音沙哑:“夜不收百户张猛,见过贾将军!”

牛继宗介绍道:“张猛手下有一百精锐斥候,个个熟悉草原地形,擅长潜行侦查。此去大同,他们可为你探路,摸清鞑靼主力的虚实。”

他看向贾琮,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有了夜不收,神机营的胜算能再添三分。”

贾琮眼前一亮,夜不收是大乾最精锐的侦察兵,百里挑一,擅长夜袭与情报刺探。

他拱手道:“多谢牛叔!张猛,你即刻准备,今晚带队出发,我要鞑靼主力的确切位置与行军路线。”

张猛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抱拳道:“伯爷放心,夜不收最擅长的就是摸黑干活,三日内必有回报!”

他转身离去,步履轻捷。

贾琮与牛继宗又商议了片刻粮草调配与后勤细节,方才告辞。

离开兵部时,天色已近黄昏,残阳如血,映得京城的街道一片肃杀。

贾琮翻身上马,对身后的亲兵沉声道:“去火器工坊。”

工坊内火光冲天,锤击声与火药的刺鼻气息交织。

贾琮刚踏入院内,便见邬思瑶一身粗布短衫,满脸黑灰,风风火火地迎上来。

她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拽着贾琮的袖子就往里跑:“琮哥哥,快来!新改良的‘雷火弹’成了!”

工坊深处,一张草垫上整齐码放着二十个黝黑的铁球,每只拳头大小,表面布满菱状凸起,宛如缩小版的震天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