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朱由校闻言,顿时满脸骄傲,站起身来开口说道:“这份荣耀朕不会独享,它属于朕与诸位爱卿共同所有。”
一众文武大臣闻言,赶忙再次溜须拍马:“陛下圣明,陛下真乃尧舜之君,陛下真乃万古圣君!”
所幸朱由校人性未泯,还有些自知之明,赶忙开口转移话题:“至于缅北省巡抚人选,朕昨日与内阁商议之后,决定由兵部右侍郎高第出任。”
高第闻言,赶忙出班领旨谢恩。
这让站在一旁的江宁眉头微皱,他对高第也算有所了解。
在原本的历史上,高第接替孙承宗后,主张放弃整个辽东,全军退守山海关,他认为继续死守辽东纯粹是在消耗朝廷钱粮。
这位老兄上任后一系列令人咋舌的操作,直接退至山海关,结果被朝堂上的文臣武将骂得狗血淋头,就连他的靠山老魏都指着他的脸破口大骂。
但问题在于,高第在朝堂上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混迹了三十年,官职却一直在升迁。
最神奇的是,明末党争激烈的情况下,他居然能一路平步青云,没被党争卷入其中,最后还成功抱上了老魏这条大腿,由此可见,此人的政治能力相当出众,然而军事能力却实在难说。
江宁仔细琢磨后认为,以如今自己所掌握的各种情况来看,辽东有熊蛮子坐镇,局势还算稳定。
但在原本的历史上,熊蛮子被传首九边之后,整个辽东便乱成了一锅粥,即便孙承宗去了,也只能尽量维持局面。
由此可见当时的情况有多乱,朝堂内部党争不断,辽东的势力更是错综复杂,高第主张全军退守山海关,是从政治角度出发,而非站在军事角度考虑。
就当时的状况而言,即便军事上有再好的主张,也难以施行,毕竟整个朝堂内部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如今高第要去担任缅北省巡抚,江宁想来也觉得没什么大问题。
毕竟高第这人做事还算踏实,一直以来兢兢业业,兵部尚书李邦华对他的评价也较为中肯。
要是没两把刷子,以李邦华的暴脾气,恐怕早就让他卷铺盖走人了。
所以,高第去缅北担任巡抚,也未尝不可。
最后,朱由校下旨,由五军都督府、吏部和内阁共同商议知州、知府、县令的人选,商议确定后呈报御前。
没了周启元等三个爱挑事的,今天的朝会格外顺利。
朝会结束后,众人立刻下朝,各自返回衙门办公。
江宁、张维贤、高第还有杨鹤几人则前往内阁值房,与孙承宗、袁可立商议京营将领转业担任地方官的具体事宜。
经过几个时辰的商讨,众人总算凑齐了缅北省所需的官员人数。
为此,吏部尚书杨鹤更是二话不说,直接拍着胸脯表示,他能解决20个官员名额。
这让江宁等人惊讶不已,以往遇到这种事,这位杨大人可是惯会哭穷卖惨装可怜,今儿个简直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居然如此大包大揽。
不过,杨鹤身为吏部尚书,既然已经发话,众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随后,他们将名单上报给朱由校,朱由校确认无误后当场批准。
这些官员将随4万蒙古士兵一同前往缅北赴任。
谁知众人离去后,杨鹤返回吏部衙门,立马带着人手跑到都察院和翰林院,当场抓了20个官员,直接绑了,带着任命文书就送去上任了。
消息传开后,江宁坐在五军都督府办公值房内,惊得嘴巴张得老大。
片刻之后,他不由感慨:老魏“京城第一狠人”的名头,今天算是要退位让贤了,这位杨大人才是真正的京城第一狠人啊!
数日之后,曹文诏统率五万大军返回京师,同行的还有卜失兔以及其他几位蒙古小部落首领,另外还带着刚刚收编的四万蒙古骑兵。
毕竟此时河套已经收复,朝廷无需再将所有大军都屯驻在草原,此前朱由校与江宁等人商议过后,便令何可纲、满桂二人率五万兵马暂且留守河套,而让曹文诏率五万兵马回京休整。
曹文诏回京后,首先前往兵部上缴兵符,接着到五军都督府报到。
与江宁等人完成交接事宜后,他即刻前往皇宫觐见朱由校。
对于曹文诏带回的喜讯,朱由校龙颜大悦,当场赐予曹文诏一副盔甲,以表恩宠。
这让曹文诏感激涕零。
随后,曹文诏带着盔甲回到五军都督府,向江宁等人详细讲述此次大战的经过。
陈策、沈有容听完后,不禁称赞道:“当真是后生可畏啊!
假以时日,曹将军的成就必定远超我等。”
面对几位老前辈的夸赞,曹文诏不禁红了脸。
次日,朱由校下旨,将卜失兔的顺义王爵位降为顺义侯,并赐府邸一座,让其在京城安享晚年。
至于其他几个小蒙古部落首领,也都被封了官职,一同留在京城养老。
又过几日,曹文诏率领两万兵马、四万蒙古骑兵,以及即将赴任地方官的专业将领,缅北巡抚高还有户部选派的官员第一同前往缅北。
原本无需派遣大军护送,毕竟这四万蒙古骑兵的部族老幼都在朝廷掌控之中。
然而前段时间,赵率教又派人送来加急军报,称又俘获了三万缅人,杀了可惜,希望能送他们来大明享福,希望朝廷尽快派人前去接收。
对此,朱由校表示,如今朝廷正在河套平原修筑城池,就把这三万缅人派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