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清查完毕后,顾秉谦召集人手,马不停蹄地进入陕西,开始清查当地的寺庙宫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另一边,邓文明和秦良玉设下鸿门宴,一举将河南境内卫所军的将领们尽数拿下。
紧接着,他们以雷厉风行之势,将那些妄图抵抗朝廷政令、平日贪污受贿、兼并土地、违法乱纪的卫所军将领全部捉拿归案。
查抄其家产登记造册,用作招募新兵的经费,毕竟此次出京江宁可没有给他俩准备军饷,让他俩就地取财。
至于抓捕的卫所军将领和其家眷,则全部押解京师交由五军都督府审问。
同时,他们对河南境内所有卫所军田展开清查。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按照大明律规定,北方军户每人名下应有50亩军田,南方军户每人名下30亩军田。
以一卫5600人核算,河南七府一州总计应拥有军田224万亩,兵力合计人。
然而,清查后发现,整个河南境内所有军户加起来实际人数只有余人,军户所拥有的土地人均不足五亩,其余土地尽数被各地卫所军官吞并侵占。
这些军官甚至不惜压榨迫害军户,使得军户大量逃亡,以便进一步兼并他们的土地。
这种情况,让久在京城、见过大风大浪的定远侯邓文明都深感震惊。
尽管此次行动前心里已有一定准备,但实际状况远比想象中更为严重。
于是,邓文明和秦良玉按照江宁原先制定的计划,对剩余军户进行筛选。
对于不符合条件,和不愿在继续当兵的军户,发放五块银元和每人三十亩土地作为补偿,并且消了他们的军籍,使得他们能够向其它百姓一样自谋生路。
对于那些符合条件,愿意继续当兵的军户,继续留用。
他们还在河南境内展开募兵工作,将总人数核定为5万,并按照每人50亩军田的标准进行划分。
按照江宁制定的方案,将原本的军户制改为募兵制,以三年为一期。
期满后,士兵可主动申请继续留任军中,也可选择退伍还乡自谋生路。
同时,五军都督府会发放一部分钱财作为退伍费,以作补偿。
这一消息传出,河南许多百姓意识到,朝廷不仅在为河南兴修水利、疏通河道,还决心彻底改变军户们的悲惨处境。
于是,众多青壮纷纷踊跃报名参军。
不过,由于招募人数早已核定为5万,许多人最终未能顺利入伍。
对于这5万大军的管理,邓文明和秦良玉从率领的5万京营士兵中抽调人员担任军官,然后由京营士兵对这5万人马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操练。
三个月后,这些士兵将被打散,派往其他省份。
毕竟按照江宁的计划,不得在本省参军,这5万人自然不能留在河南境内,而是要全部被分散到其他省份。
至于原本的卫所军官,除了主动投靠朝廷的,以及一小部分经过清查后安分守己、没有犯错的,邓文明和秦良玉对这类人一律采取降级留用的处理方式。
毕竟大明开国依靠的便是卫所军制,不能将这些军官全部收拾了。
随后,邓文明和秦良玉留下黑名廉和徐允祯两人在河南境内负责练兵,京营的年轻一代将领也开始崭露头角,挑起大梁。
而邓文明和秦良玉则带领剩余人马前往陕西,继续开展清查卫所军田的工作。
在前往陕西的途中,邓文明望着身后马车上尚未用尽的钱财,不禁感慨道:“本侯年少承袭爵位,至今已有二十载,在京城也算见过了大风大浪,却未曾料到京城之外的情形竟如此触目惊心。
怪不得陛下和江侯爷一直急于清查各地卫所军田,推行军队改制。
就河南这状况,要是再不改革,一旦有人造反,指望这群形同乞丐的军户,怕是毫无用处。”
秦良玉闻言,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
出身土司的她,遭受过诸多不公与歧视,对这类乱象早已见怪不怪。
她嘴角泛起一丝苦笑,说道:“邓侯爷所言极是,这些将领简直丧心病狂,没想到他们贪墨军饷、侵占军田竟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如今,我总算明白,当初咱们离京时,陛下和江侯爷不给咱们准备军费,而是让咱们就地取财。
敢情陛下和江侯爷对各地情况早已了如指掌。
单从查抄所得的这些钱财和土地,实在丰厚,招募五万大军都压根用不完,根本用都用不完。”
邓文明点头称是,说道:“是啊,以前只是听父辈们提及地方卫所军喝兵血、吃空饷,却没想到竟如此猖獗。”
就在此时,秦良玉开口问道:“邓侯爷,本侯冒昧问一句,如今河南境内这些卫所军官大多已被清理,剩下的也都降级留用,那河南的军务该由谁来负责呢?”
邓文明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想来陛下和江侯爷应有安排。
倘若没有,回头咱们也可上奏举荐合适人选。”
秦良玉点头表示认可。
与此同时,北邙山上考古的郭允厚得知顾秉谦清查寺庙所获的钱财和土地,以及邓文明和秦良玉清查军田所得的成果后,不禁老泪纵横,放声痛哭。
向风、李老鸭、孙云鹤等人不明所以。
只听郭允厚边哭边说道:“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老夫原本以为与江侯爷情同手足,亲如挚友,未曾想江侯爷竟留了一手。
有如此绝妙的生财之道,为何不早点告知老夫?
如今可好,老夫一世清名毁于一旦,还得背负身后骂名,到最后只挣得这么点银子。
江侯爷,你实在太不地道了!
枉我老郭跟你心连心,你却对我耍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