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没过多久,两万缅军俘虏被押解到工地,随行的还有一万京营士兵。
百姓们得知消息后,纷纷拍手称快。
朝廷在缅甸打了大胜仗,还俘虏了两万人,这可是天大的喜讯,百姓们干活也更加卖力。
杨涟和左光斗当即把最危险的工作安排给这些缅军战俘。
起初,缅军战俘死活不愿干,杨涟二话不说,当场拔刀杀人立威。
这一下,可把缅军俘虏吓得不轻,只能咬着牙开始干活,心里则把征西总兵官赵率教的祖宗八辈骂了个遍。
他们心想,狗日的赵率教,当初说好送他们来大明享福,结果却是来当苦力的,天杀的赵率教,简直是大明第一诈骗犯。
于是乎,赵率教在缅军俘虏心中的信用瞬间破产,所以缅甸俘虏心中默默问候赵率教祖宗十八代。
随着前来帮忙的人越来越多,原本备好的粮食却不够了。
毕竟最初朝廷只征调了五十万民夫,可此时黄河沿岸聚集的人数已近八十万。
于是,巡抚冯嘉会与左光斗商议后,决定联名上奏朝廷,请求再调集一些粮食。
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过这可能不到冯嘉会,对付这种情况他有经验。
冯嘉会亲自拉着左光斗跑了一遍河南境内的藩王府邸,福王府、赵王府、潞王府、唐王府、周王府“最终目的,俩字化缘”。
几家王府一开始都不太愿意支持,毕竟朝廷对宗室的政策已有很大改变,他们这些大宗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剥削小宗和底层宗室。
不少下辖宗室子弟被朝廷进行了安置,有的种地,有的读书,有的参军,有的做生意,各奔前程。
这些王府大宗为此损失不少,如今还要他们掏粮食,自然不乐意。
由于福王朱常洵此时在京城担任宗人府右宗正,经常写信回洛阳福王府。
再加上前不久神宗的郑太妃也被送回洛阳福王府安享晚年,福王世子朱由崧通过与父亲的书信,了解了朝廷如今的形势。
他当机立断,大手一挥,直接送出五千石粮食,赶紧把这俩瘟神打发走。
朱由崧心里明白,这粮食自己不送也得送,老爹还在京城呢,要是惹得皇上不高兴,他们父子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有福王府带头,赵王府、潞王府、唐王府多多少少也拿出了一些粮食,但与福王府的五千石相比,相差甚远。
值得一提的是,周王府同样送出了五千石粮食,并且周王朱恭枵表示,若有其他需要帮忙的地方,周王府随叫随到。
这可把冯嘉会和左光斗搞懵了,他们心想,自初代周王开始,周王一脉痴迷医道,但眼前这位周王爷的举动也太反常了,会不会是吃错药了?
福王府捐粮是因为福王在京城宗人府任职,得起到带头作用,你周王府跟着凑什么热闹?
其实周王朱恭枵算是比较开明的藩王。
通过送入京师加入皇明卫的周王府下辖宗室,他得知皇上的亲弟弟信王朱由检如今已领兵前往朝鲜,还在皇明卫中明确表示,将来朝鲜就是自己的封地。
朱恭枵立马察觉到其中的深意。
自永乐朝之后,大明的藩王便不再管事、不再掌兵,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但皇上的亲弟弟既能掌兵又管事,如今还领兵去朝鲜,很可能是在给自己打地盘。
同样都是老朱家的后代,大家血脉相同,好事不能都让他们兄弟占了,自己也得有所表示,表明愿意为大明出力。
刚好河南巡抚冯嘉会和工部左侍郎左光斗来了,这可是个好机会,自己得趁机好好表现一番,将来传到皇上耳中,说不定就有进步的机会。
同时,朱恭枵在心里暗自把潞王、唐王、赵王骂了个遍,整天混吃等死,脑子都不灵活,这么好的机会都不懂得把握。
一个个抠抠搜搜的,将来别说吃肉,能喝口涮锅水就不错了,自己怎么着也得捞口汤喝。
…………
数日之后,在北邙山上,郭允厚看着最新一批从地下挖出的文物,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吩咐道:“云鹤呀,你带着李老鸭把墓道回填了,别再惊扰墓主了。”
孙云鹤点头称是,领着李老鸭匆匆离开了。
就在这时,向风走了过来,笑着说道:“郭老大人虽是野路子出身,倒还挺讲规矩。
一般野路子倒完东西拿了就走,可不会回填盗洞,郭老大人比他们讲究多了。”
郭允厚没好气地说:“向风风,别整天野路子长野路子短的,老夫和你们可不一样,老夫可是大明观山太保。”
说着,他直接从怀中掏出自己的金牌。
向风接过金牌,仔细打量后说道:“是个老物件。
不过话说回来,据我所知,观山太保始于大明洪武年间,最初是由青田先生刘伯温引荐,负责大明皇家园林、宫殿修建的勘舆工作,后来并入钦天监,此后便断了传承。
郭老大人,您这块金牌是从哪来的?
该不会是您私下里把哪位观山太保的墓给盗了吧?”
郭允厚听后,没好气道:“向风风,你别在这儿胡说八道。
老夫这块金牌可是御赐的。”